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95节(1 / 2)

加入书签

于是九河市的房价也跟着往上走了。

而且新楼盘开盘后的购买率比前两年价格没有那么高的时候还上涨了。

好多好楼盘一开盘都是直接卖空的。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房地产开发商的一些促销手段,但买房子的人多了、房价一直都在涨这是事实。

施家人有施向南这个领头羊带着,家里头彩电冰箱、还有报纸这些能买的她都会买。

施家人的眼界什么的也都跟以前也不一样了。

比如他们以前是不可能想到在村子里上学跟在城里头上学的差别的。

当然,还有更多跟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

比如医疗资源这些。

城里面和偏远山村的差距那肯定是天差地别。

现在他们意识到了这些、也有能力换房子什么的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是施向南非常乐意见到的。

也是因为这个,今年施向南问了她大哥的意思后,才让他继续管理农村承包土地的事情。

但他也说了,这还是在积累经验。

不光是管理方面的经验,还有就是工作经验,而且这个活儿他也算是做熟了,相对熟练的情况下,他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在学习上。

这也是钱秋雁这个老婆传授给他的。

施向东现在也开始不间断地学习进步了。

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

夫妻两个都商量好了、也跟施向南说好了。

再给他们一年的时间,等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跟上了、家里的积蓄也攒够用了,就要去脱产学习。

到时候还要让施向南帮忙给他们安排学校。

不管是专科学校还是大学的相关专业。

施向南都可以给他们进行相对应的安排。

这一点施向东和钱秋雁都从来没有怀疑过。

施向南对于大哥大嫂上进当然是全力支持的。

不止是这样。

家里每一个人上进她都很支持!

而既然支持家里人,她这个领头羊当然要以身作则。

成为最上进、最爱学习的那一个。

施向南的每一个家里人,也都是她前进的动力。

想到这里,施向南就觉得投入工作的动力更足了。

他们正式开始启动那个精品零食店的计划。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公司那边有李唐风带领着两个部门经理一起出去,在首都和沪海市,以及南方沿海的好几个沿海城市,都去看了一圈儿。

他们当然没有打算一步到位,而是准备一步一步来的。

只是看了之后大致做一个市场调查、深入了解,也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施向南看过他们拿回来的市场调查以及拍到的一些照片后,跟公司进行了商讨。

第一步先要把两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大都市,首都和沪海市给开上门店。

而且这两个城市都很大,市场也很大。

他们只是预备开零食店的话,也不可能一个城市只开一个。

肯定是要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开了一个店生意稳定下来之后就要思考铺点,把所有繁华地段都开上门店的。

施向南又不是没有见过十几年后那种几乎所有热闹的大街小巷,都遍布某一个零食品牌的时候。

那个店可不光是繁华地段,很多周围有好几个居民小区的地段也都有他们的门店。

一个门店需要的面积并不大,店员也是一到两个就能搞定销售和上货等等问题。

这两年时间里,西施食品公司也壮大了不少,其中招聘到的专业人才很不少。

像是许天宁、李唐风这些都很不错。

以及后来招到的也都是大学毕业还有不少相关专业的了。

施向南自己是搞食品的,当然也没有忘了招收食品安全等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也是在这么多专业人才的齐心协力之下,公司才能够节节攀升。

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他们现在一个月的税可不是几十万那么点儿而已了。

要一直都是几十万,县里头的领导也不可能那么重视西施食品公司。

更不要说市里、省城里的领导。

随着摊子铺得更大,随之而来的就是销售量的巨大提升、给农民们提高收入、给本地增加就业岗位、同时,也按时缴纳巨额的税收。

很快,施向南就去了首都,而李唐风则是带着另外一个专业团队去了沪海市。

他本来就出生在南方,也生长在南方,认识那边的人更多。

施向南就不用提了。

公司不少人都去参加了她的婚宴,都知道她嫁的是首都人,公公婆婆都在首都。

她去首都,肯定比别人去更能够尽快找到机会。

真要是遇到什么麻烦,也不会求助无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