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88节(1 / 2)

加入书签

过年那几天食品厂放假,施向南还是回了施家洼跟家里人、村里人一起过年的。

而就像是裴永年说的那样。

他正式工作后,反而没有学习的阶段那么忙碌了。

比如今年,他过年也有八九天的假期。

这一次,连他的父母,裴学峰和陈老师也从首都飞到九河市这边来了。

毕竟,距离两个孩子结婚没几个月了。

他们作为男方家长,要求娶别人家的闺女,本来就应该主动上门一趟见见亲家的。

正好。

裴永年也更愿意在施家洼过年。

这一点就算他没有说出口,作为他的父母的裴学峰和陈老师也能看得出来。

于是两人商量过后,问过裴永年,让他问一问施向南,和她家里人。

他们表示不介意、并且非常欢迎他们之后,两个人就过来一起过年了。

温老师也还是老样子,在施家洼跟施向南一大家子人一起过年。

这几年他都习惯了。

到过年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人招呼,主动就坐上车来施家洼施向南家里了。

施家洼的人也习惯了。

看不到温老师的时候还主动问施向南呢,温老师哪里去啦、是不是身体哪儿不舒服啊什么的。

反正也是关心得很。

陈老师到了施向南家里后,第一时间发现了温老师。

怎么说呢,大概就是学者之间也有独特的雷达系统吧。

温老师也很快发现了她。

虽然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专业的,学的不是同一种东西,这会儿在研究的也不是同一种东西。

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但两个人就是能够说到一起去。

裴学峰也不介意,还笑呵呵地拉着施开阳和温老师一起去地里。

他是土生土长的首都人,除了解放那几年跟着大部队一起吃了些苦头之外,他是从来没有去过乡下地方的。

就算有,也是偶尔路过一下子,根本不可能像这样,近距离接触,还有很懂种地、土生土长地农村人给他讲解、甚至直接动手演示。

裴学峰兴致勃勃的。

别看他岁数也不小了,但跟施开阳学了一会儿之后,真的拿起了锄头挖的像模像样的。

因此这个年过的。

按照唐青娥、还有施开阳两口子的说法。

虽然家里来了两个贵客,但大家都是知道礼数、懂礼的人,过的还是跟往年一样舒心。

甚至更高兴。

因为来年施向南就要结婚了!

翻过年后,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工厂开工、该上班的时候。

一开始工作之后,那时间过的就很快了。

施向南觉得她还一点儿都没有感觉。

家里人就开始提醒她要给该发请帖的人发喜帖、正好算一算到时候得多少桌。

当然在这之前还要先定下到底在哪里办酒席。

现在施向南县城里、市里头都有房子了。

而且还都挺大的。

要在县城或者是市里头办喜酒也不是不行。

施开阳和张秀珍,还有唐青娥从本心上来说的话,肯定还是更愿意在施家洼办的。

但他们担心施向南那些大客户们、大老板们。

他们到施家洼不方便、又或者是在大城市里头舒服惯了,不愿意到农村里去。

要是参加的婚宴在农村里头,人家可能就算是来了心里也不舒服。

万一以后不跟闺女一起做生意了怎么办?

他们就想着让施向南来定。

他们三个异口同声地都表示在哪儿都行。

但施向南还能不知道他们最想在哪儿办酒席吗?

他们想什么施向南可太清楚了。

而他们担心的问题,在她看来不存在。

是她的好日子,当然是他们一家人高兴最重要。

其他人都是陪客、是来参加婚宴的。

他们的感受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

而且要说交通问题的话。

他们村子里也已经通车了,从市里头、从县城开车过去,都很方便。

真要是李小明、阮美香这样的大老板们,难道还会缺一辆私家车缺一个专门开车的司机吗?

直接坐车去也就是了。

喜欢就在施家洼多呆一会儿,不喜欢也就是在那儿吃一顿饭也就走了。

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

施向南问了裴永年的意思。

他也是觉得在施家洼更好的。

当然,他可不是为了别的。

是为了他跟施向南是在施家洼认识、一直青梅竹马长大的。

他也是在施家洼跟施向南表白的。

他认为这是他们的人生最重要、最有意义、也是陪伴他们时间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