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66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个张秀珍最会算了,她想也不想立刻点头:“可不是!要是能坐四个人那才最划得来。”

施向南忍不住想笑:“我知道,我还给你们安排了一个帮你们拿东西、讲解的,没人跟你们说那些地方的历史啥的,到了哪儿你们都不知道,那就白去了。”

唐青娥和施开阳还有张秀珍三个人都在那里不停地点头。

那表情已经很心动了。

她安排的这个类似导游的人,当然不仅仅是这个作用,还有保镖这一层意思。

因为唐青娥年纪不轻了,施开阳和张秀珍也都是当爷爷奶奶的人,年龄一年比一年更大了。

早年吃了很多苦头,他们这会儿的身体肯定跟青壮年没法比。

出去万一遇到点什么事,也不可能靠司机一个人顶着。

所以施向南给安排的这个人还真是必须要有的。

施向南是在自己家院子里说的,是半下午的时候,院子里本来也坐着几个过来玩的老头老太太。

他们听到施向南说起最南方的海边、说起他们祖祖辈辈住着的甘省,也全都听得入迷了。

这会儿纷纷回过神来。

“哎哟!娥女,你这大孙女儿恁孝顺,你还想个啥?趁着还动弹得了,赶紧出去走走看看嘛!以后动弹不了了,就是想出去也出不去了,只能老老实实一年到头坐在屋里头。”

“是啊是啊,南南爸妈!你们家女娃可真有出息,也是真孝顺啊!我们家三个娃也不是不孝顺,可我要叫他们像你们南南这样,那就是不想好好过日子喽!拿不出这个钱来啊!”

“南南这会儿也不缺你们出去玩一趟那个钱了,干啥不去哪?我要是你我一口就答应了,哎哟!可羡慕死我了!南南这么好的女娃,我咋就生不出来!别说生个一样的,就是生个只有南南一半出息的也行啊!”

“哈哈,丹丹妈你这岁数了,只能指望孙子孙女里头出个有出息的了吧?你还能生得出来那不是老蚌生珠?”

“施老三你这个嘴是真讨人嫌!咱们好好地说着话,你笑话我干啥?!”

施向南专门挑着有人的时候来劝爸妈,就是因为知道村里人听了一多半也会帮着她一起劝。

现在果然是这样。

唐青娥三人本来就已经很心动了,在被老熟人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这么一劝说,他们果然就答应了。

施向南笑眯眯的。

“那你们收拾衣服,我去安排车和人,明儿还是后儿开到家门口来接上你们出发吧?”

张秀珍脱口而出:“明儿就走?这么快!”

“妈你还有啥事没弄吗?想晚两天也行啊,你们都收拾好了能走了我再叫师傅开车过来就行。”

“那也没有……”

施向南看向唐青娥和施开阳:“那奶奶,爸你们的意思呢?想哪天走?”

“后儿一大早吧,明儿太干了,我们洗的衣裳都还没有晾干,总得把衣裳收了。”

“行。”

施向南在忙她工作上的事、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她不能松懈、不能有停下脚步的想法。

但与此同时,她也没有忘了自己重生回来后的初衷。

既然物质上已经暂时做到最好了——

不夸张地说,的确是施向南目前能给他们的最好的了。

她也问过要不要在市里、或者是省城里给他们买房子让他们去住。

但是不管是唐青娥、还是施开阳两口子都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你们都在家里头,我们啥也不知道的,去城里头住着干啥?一觉睡醒就等着吃饭吃完饭就等着睡觉?”

施向南一想也是。

尤其她本人也是农村出来的、又来工作又忙惯了。

辛苦归辛苦,但充实也是真的。

她很能理解父母说的让他们搬到城里头孤零零地住着,啥事也不干的那种空虚感。

他们又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只是看书什么的就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既然他们不肯搬到物质生活条件更好的城里头。

那施向南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比如唐青娥喜欢看戏曲和电视剧,施开阳则是更喜欢看电视新闻,而张秀珍喜欢只看电视剧,戏曲她也不感兴趣。

于是施向南去年就给家里多买了两台电视机。

知道他们不会同意,她直接先斩后奏,电视送到家了他们才知道。

施向南当然知道这种大屁股电视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被各种液晶屏、宽屏电视给淘汰掉。

买这些东西不划算。

可那又怎么样?

此时此刻买回来家里人看了、享受了的体验感是真实的、是永远不会被抹去的。

更何况,难道知道以后会有更好的可以取代,这会儿就什么生活便捷的东西都不用了等着十几二十年后吗?

谁敢说十几二十年后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