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32节(1 / 2)

加入书签

谁偷工减料、偷奸耍滑,抓到了就要按照犯错程度来进行惩罚。

最严重的可不光是辞退而已。

还会被食品厂的法律团队起诉告对方赔钱。

这个规矩条例出来,做这件事的从上到下的人都是精神一凛。

施向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看到所有人都确实放在心上了,她就也放心些了。

接下来的抽查情况,也一直都很好。

没有让她查出任何问题来。

施向南觉得很欣慰。

当然,西施食品厂是私营企业不搞国营那一套。

最大的区别就是赏罚分明。

错了可能会被扣工资、辞退、甚至收法院传票。

但是工作做得好,施向南的奖金给的也是毫不吝啬的。

所以食品厂的职工们工作才会一直都很带劲儿,从没有人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来上班。

这也是施向南最想见到的情况。

不过这个时候做好了要好好工作的准备的施向南,可没有想到她接下来几天最忙碌的居然是招待官方派下来的一些人。

县里的就不说了,这段时间大家都差不多混熟了。

这来的都是市里的还有省里头的。

这来的虽然不是什么大干部,但是他们代表的可都是大干部下来的。

人家能来也是在表示对西施食品厂这个动作的重视。

施向南这个厂长不出面,交给其他人,哪怕是李唐风这个副厂长去接待也不太合适。

更何况李唐风比她还要忙,俩人都没有出差,就在县里头。

但是施向南硬是能一天到晚都不见他人影。

可想而知他有多忙。

只能施向南去亲自招待了。

这是代表市里、省里的大领导下来的,县里听说了肯定也要来几个人。

其中有领导也有领导秘书。

这个队伍人就多了。

当然,他们来主要还是为了承包土地、农户合作的事情。

人家一见面就直接表示,领导很关注这件事。

施向南当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带着人直奔附近的承包场地去了。

还有的可能是来的时候领导有要求,他们要去看一看去年跟食品厂合作成功的农户。

当然,那些人今年也全都继续签合同合作了。

施向南叫王永昌开车,她在前面带路,带上了秘书钟静和严文娴以防万一。

领导们都坐着自己的车子。

当然,也不是什么好车。

起码在施向南的眼里不是什么好车……

不过幸好。

施向南现在承包的范围在全市范围内,这一次签合同也是安排以最快速度签完,下一步就要分发种子和化肥了。

所以领导们要看的今年合作的,施向南可以把他们往云山县近处的合作农户家去看,距离不远。

开车也就半个小时就到了。

他们看见的个个农户都很高兴。

看见施向南这个西施食品厂的厂长后,庄稼人们脸上的笑容、手上的动作都是掩饰不了的。

一看见是施向南,有人喊一声,住在附近的一片人就全都惊动了。

乌拉拉全都跑过来对施向南表示感谢。

农村人表达谢意的方式也很简单。

“我们家里头还有过年炸的麻叶又香又脆,施厂长你吃点啊!”

“来我们屋子里喝点茶吧,我们家有好茶叶!”

还有的人直接就要给施向南兜里塞糖。

要说施向南重生后的另一个大改变是什么的话,那就是这会儿她习惯了穿大衣兜的衣服和裤子了。

夏天还好,冬天的大衣服上头没有几个大的能装进去36开的小书本的衣兜,施向南就不爱穿。

不对,也不能这么说。

应该说,衣服没有衣兜她就不会买。

裤子也是一样。

衣兜多又大了之后,基本什么都能装在衣兜里,出门就不用想着要背包的问题了。

反正施向南现在已经习惯了进进出出都用衣兜装东西,根本不需要带包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施向南刚回来的时候买不到包包。

最开始是没钱,有钱了之后发现,有钱也买不到十几年后随处可见,某宝上一搜能挑花眼的包包。

村子里没有。

去县城里见的最多的随身带着的包包是军人背的那种斜挎包。

那个是军绿色的,料子很结实,耐磨不怕坏。

施向南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又没有什么电子支付,更没有银行卡转账这样所有便捷的支付方式。

她做的是几毛几分钱的小本生意,自己身上出门的时候就得带着足够的零钱。

否则怎么能找的开客人给的钱?!

找不开的话,那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