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26节(1 / 2)

加入书签

施向南和施向北没有这个烦恼。

不过家里人让他们出去拜年领压岁钱的时候,也被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摇头拒绝了。

“我都是自己挣钱的人了,还到处跑着收人家的压岁钱不好。”

“我都是出远门上大学的人了,还到处跑着去拜年领压岁钱也很不好。”

因为这个,张秀珍差点又要生气了——

施向西两口子的孩子还要人抱在怀里的,当然不可能出去拜年。

那别人也不可能跑到他们家里来给他发压岁钱啊。

那他们家里这么多人,就只有一个飞飞出去给全村的长辈们拜年、领压岁钱了。

可家家户户给孩子的压岁钱差不多都是固定的。

孩子多了当然就能多领点儿,孩子少了,比如飞飞这样的,也就只能领一份。

可村子里那么多小娃娃、小辈。

大家伙儿全都知道他们家的日子好过,他们也不可能抠抠搜搜地不准备压岁钱,只像是往年日子不好的时候一样,给上门拜年的小娃娃们抓把糖、抓点瓜子花生的就算过去了。

肯定是要给压岁钱的。

还不能少了。

那他们家就一个娃娃,这过一个年,光是压岁钱就得贴出去多少?

幸好,施向南这一年的训练卓有成效。

张秀珍只是气了不到一秒钟就又想通了。

不光是想通了,她还在心里头默念施向南教给她的。

“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这个《莫生气》不知道施向南从哪儿看来的,回来就教了张秀珍。

太长了,张秀珍也记不住,教了很多次,她就记住了这么几句。

也渐渐养成了习惯,要生气的时候就自己在心里头念几遍。

别说,还真管用。

这要是放在以往可能不算是小事,但这会儿的施家不一样啊。

在施向南、甚至是施家大部分人看来,过年要的就是一个喜庆、高高兴兴顺顺利利的。

就是每个上门来拜年的小辈都发钱,又能发出去多少?

施向南过年可是家里头奶奶、爸妈一人给了一个比去年翻番的大红包的,就怕他们手头紧张。

虽然说全村都知道他们家富裕了、日子好过,可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他们家也不可能把自家的钱往外扔。

村里人一般都是给多少压岁钱,他们比照着比给的做多的那一家给的再多一点也就是了。

多太多就没有必要。

而施家洼村民们的水平在那里摆着,最多的也不过就是一两块,五块的都少。

小娃娃们上门来说的都是吉祥话、又都是亲戚,给出去的压岁钱对现在的施家来说真的没多少。

连施向南给张秀珍的大红包的零头都没有。

只是为了图个吉利、新年讨个好彩头。

张秀珍开解完了自己,就去房间里拿糖果、爆米花、瓜子、花生这些零食,还有水果了,把桌子上摆的满满当当的,看着就喜庆。

她坐在堂屋里,紧挨着施开阳,唐青娥坐在正上方。

一家子等着别人上门来拜年。

施向南和施向北怕在堂屋里等着,要是有同辈或者是长辈上门来走动,看见他们俩在施家洼的村民们眼中还算是小孩儿的人,也给他们发压岁钱。

别说没有,他们这儿真有这样的。

过年肯定是要互相走礼的。

同辈之间、长辈之间都有可能。

那去了别人家里、见到没有结婚成家的小辈一般是要给压岁钱的。

施向南和施向北也属于这种情况。

他们就准备躲开。

但是这大年初一的早晨,他们又没有干什么丢人的事情,在房间里躲起来也不合适。

俩人就穿上厚衣服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最后再把手套一戴,一起跑出去了。

张秀珍和钱秋雁问他们就说去拜年。

但其实出了院门俩人就直奔村头去了。

姐弟俩因为怕在路上遇到人招呼他们进去,是长辈的话他们路过被人看见了就不好意思不进去拜个年了。

所以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一溜烟就跑到村头没有人的地方,几乎快要出村子了。

这块有不少村里的地,平时这会儿也有人在这儿的。

但今天不是,今天是大年初一。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拜年走礼,肯定不可能来地里。

因为村头没有什么人,昨天又开始下大雪,一整夜也没有停过。

今天早晨的雪景又是焕然一新的了。

施向南正在往远处看,施向北就指着一个地方说:“哎哟,谁啊,这么早就跑到这儿来了?!姐你看,这儿有脚印,看着还不是小娃娃的,是个大人。你说会是谁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