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02节(2 / 2)

加入书签

总得给人家留出回家的时间。

这会儿又没有高铁、飞机票不是什么人都买得起的。

就算买得起也多得是人舍不得花这个钱,再说也不一定想买就能买到。

交通不是很便利的情况下,自然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回家路上。

跟厂里的李唐风、刘芳等人开会后确定下来了放假时间,在腊月二十六当天下班后,从二十七开始放假,放到来年初八早上开工。

刘芳那边的统计,食品厂目前为止还没有坐火车超过三天都到不了家的。

当然,需要两三天在路上的也基本没有。

今年食品厂的效益更好。

尤其是后半年。

葵花籽的原材料不再紧张后,精品包装路线也打开了,销量在那个月就开始猛增。

所以八月份之后,食品厂的总销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倍左右。

食品厂原本的月销售额平均在两百万上下,这一提升就直接奔着五百万去了。

每个月要交的税自然也是蹭蹭往上涨。

所以云山县的领导层,已经不光是姓黄那位主管经济的副县长注意到西施食品厂了,基本整个领导层都注意到了这个食品厂。

一把手还在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提起县里的经济问题,主动问起过。

这些自然是施向南从黄县长的秘书那里听他透露出来的。

虽然告诉过自己要平常心,不过听说的时候还是有点……心情激动吧。

而到了年底这一两个月,更是频频传来好消息。

不光是每个月的销量暴涨,更多是跟西施食品厂的未来发展有关。

比如新签下来市里的两个农场、再比如省城那边透露出来的好消息。

再比如在全市范围内签下了更多的农户。

同样的,因为动静大了。

招揽人才这方面也是事半功倍。

以前西施食品厂只是一个县城里头的小食品厂罢了。

经过一年的发展,食品厂又变了新的样貌。

温长冬的育种团队人才又有所增加。

这属于是一个良性循环。

招到了人才之后,再去招揽同类型的人才的时候,人家原本可能不太愿意,稍微一打听,听说某某也在西施食品厂,再跟人确定一下消息没有出错。

再谈一谈待遇问题,有很大概率就愿意来了。

施向南不远万里把温长冬从南方请过来真的是来对了。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挂帅。

有不少家里需要用钱的专家、又或者是跟温长冬境遇相似的专业人才,也开始寻找待遇好的私营企业。

不过他们这个专业,想找到合心意的可没有那么容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