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91节(1 / 2)

加入书签

连商标、包装袋设计都已经提前完成很久了,现在就只是定价的问题。

定好了价格后,随时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精包装后价格要进行上涨这也是必然的。

因为精包装的产品本来针对的就不是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体。

面对的客户群不一样。

挣到的当然是不一样的钱。

李唐风对于这个精包装销售计划早已经跃跃欲试,只是之前原材料的问题没有解决。

他想大力发展这条线,可是西施食品厂散装批发都供应得很吃力了,哪来更多的原材料来进行精包装呢?

只能暂时搁置这一计划。

直到现在。

他的计划书都写了厚厚一叠了,几乎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想到了。

施向南也没有任何可以添加进去的东西。

于是就点了头让他放手去搞这一块。

搞得好,她是可以在年底按照食品厂这一年的效益给他分红的。

施向南也不搞那些虚的。

李唐风这个副厂长自从进了西施食品厂后,一直尽心尽力。

施向南还会把心思放在修路、给自家盖房子、以及带家里人出去旅游的事情上呢。

他是真正的吃住都在食品厂里。

九河市不远,每天不知道多少趟车从食品厂到九河市往返。

可李唐风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还有这个食品厂精品路线的计划书在这里摆着。

这样敬业的人,施向南要给他分红可以说是人家应得的。

她不是个小气的人。

不过施向南在开会的时候直接提起了要给分红的事情,还是让其他人挺动容的。

李唐风不提。

其他人自然是想到了自己。

施向南似乎是看见了其他人的神色,所以紧接着就说了:“食品厂不会亏待每一个有贡献的人。不管是领导还是一线职工。”

李唐风带头,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施向南做了个停止的手势。

她的脸色很平静:“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有功必赏,有过,那也肯定是要罚的。”

她看向刘芳:“给我整理一份食品厂职工工作条例出来,我先看一看,通过了之后下发全厂,以后有任何违反都要根据这个条例来扣奖金,奖金扣完了扣工资。西施食品厂所有职工一视同仁,包括我这个厂长在内。”

这个条例从刘芳做了人事主管就开始在做了。

只是之前没有像施向南说的这样“下发全厂”,照章办事,囊括她这个厂长在内。

这显然是食品厂之后要进行各方面、大规模的大力发展,所以职工要更加严格的要求,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计划得再好,一旦人员管理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那也是可大可小的。

往大了说是完全可能影响食品厂未来发展计划的。

在这个发展的关键阶段,所有人都知道这对食品厂来说有多重要,不管哪一环都不能掉链子。

刘芳赶紧回应了一声,将这件事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接下来施向西说起自己的研发计划来。

这大半年的时间,他为了多挣钱买房子、养活老婆孩子,工作也是一丝不苟。

施家在老家几乎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施向西又从小就是个爱凑热闹、看热闹的性子,但他硬是忍住了。

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当然,努力工作,自然也是有回报的。

工资上有回报。

新搞出来的口味也有不少,非常拿得出手。

当然,他研发的新口味,食品厂一直没有投入加工生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还是因为原材料供应的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

光是现有的口味,西施食品厂都是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下,没有更多的原材料,还搞什么新口味。

西施食品厂又没有计划要搞什么饥饿营销。

新口味的研发当然是不能停的,但也没有必要研发了就立刻要投入加工生产、售卖到市场上。

施向南是这个意思。

当时食品厂几乎人人都知道现在食品厂的原材料不够,对应市场有些供不应求了。

那施向南这个负责产品口味研发的人,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那自己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当时是施向南跟他,兄妹两个在一个周末的时候谈了谈。

施向南的意思是,做生意不能只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的。

这样就过于被动了。

这东西跟下象棋一样,是看的越远越好。

不,应该说,看得远或许没有什么好处,但是看得不够远,迟早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