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84节(1 / 2)

加入书签

裹面皮什么的一点问题没有。

施向南带着家里人来这儿吃烤鸭,吃的本也不是这里的味道服务,而是吃的这个牌子。

清楚了这一点,她对全聚德没有任何期待。

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失望、或者是不舒服的地方。

而唐青娥等人都是这辈子第一次进这样的店里、第一次吃烤鸭这样的东西,他们或许根本没有尝出什么好吃不好吃来,就觉得在这样的地方吃这样的东西,那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所以施向南看大家吃的差不多,问他们吃的怎么样的时候。

一家人包括施向北在内,都连连点头苏。

“好!很好!”

“我们那儿没有这样的吃法,新鲜,也好吃。”

一家子也不赶时间,就慢慢地往外走去。

“我看好像坐车时间也不长,咱们能不能走回去?”

施向南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还很早。

“行啊。走几步,也好好看看首都是啥样的。”

这句话获得了全家人的认可。

“对对对!到哪儿都坐车太快了,啥也看不清。”

“回村里不能跟人说,咱们在首都尽坐车了。那燕儿他们不得笑话我们啊。”

一家人果然花了一个多小时走回了旅馆。

施开阳几人到处看,施向南则是在思考着明天从哪里开始玩起。

不过这个问题好像不用怎么思考。

到了旅馆施向南一问,唐青娥三人就一致表示要去看田门,还要去看紫禁城。

“来了首都不去田门不去紫禁城,那不是白来了!”

结果没想到,在紫禁城外头就闹起来了。

这事儿真要追根究底的话,还是钱的事儿。

但是要仔细想想也不全是因为钱。

至少施向南一家子的看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张秀珍就觉得就是吵起来就是因为钱。

施向南是觉得不能这么欺负人。

就算你是首都的也不行!

施向北来的本来就晚了一点,报名后就要开始上课了,所以他是不能跟家里人一起活动的。

不过也没关系,他身上带了足够的钱,又要留在首都上学,最少也是四年。

除了寒暑假时间长,其它的短假期他都不会回家的。

在首都的时间多得很,只要有钱、自己愿意,就总能把首都的景点看遍了。

也不急于一时。

施向北正式开始上学之后,施向南四个人也就不用想着要住在施向北的学校附近了。

施向北出不来学校了,施向南几人就直接住到了距离故宫近一点的地方。

第二天一大早出来玩的时候,施向南也没有想着要坐车。

唐青娥等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不管是从省钱还是从想到处多看看的角度,他们都想多走路,少坐车。

别说这离得很近了,就是远,他们也不介意走一走。

唐青娥的身体还没有那么差,在村子里也经常到处走来走去的。

施开阳和张秀珍都是一年到头干惯了农活儿的人。

挑水、挑粮食啥都得干,挑着几十斤重的东西走十里路都不在话下,更别说这样空着手,慢悠悠地走着玩了。

可以说是毫无压力。

于是走在路上的时候,靠近故宫的人行道上。

他们看到在树荫下坐着小马扎、铺了塑料布在地上摆摊的人。

一排坐着好几个。

卖的东西也都差不多。

像是紫砂壶啦、各种大大小小的瓷瓶啦……最吸引唐青娥等人的是伟人照片。

巴掌大小的、硬币大小的那种小奖章里头装着伟人画像、照片,都有。

外头一圈儿金灿灿的。

看着还挺漂亮。

卖东西的人把话也说的很好听。

“一看大哥大姐就是外地人来首都吧?这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不得带点纪念品回去?这可是咱们首都最值得的纪念品啊!您就看看这做工,看看这颜色,还有这伟人的画像,多精致啊!带回家可以当传家宝的!”

“也不敢说这是金的,说了你们肯定也不信,我们这是黄铜的!做工这么精细的东西,以后要是掉色了拿去银铺子洗一洗,就又跟新的一样!大娘、大哥大姐、你们这不买回去以后肯定想起来就会后悔啊!”

“这么好的东西,这么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哪。就不说传家宝不传家宝的,你们回去要跟村里的兄弟姐妹聊天,也得拿出首都的东西才好说吧?还有啥比这个伟人纪念章更合适的?您说是不是?”

别说唐青娥这个最尊敬伟人的老太太了,连施开阳都被说动了。

来一趟首都,不带点什么回去,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这东西的确有纪念价值,名字也好听哪,叫“纪念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