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81节(1 / 2)

加入书签

而且还在首都欠了不少的债务,她不好在本地找工作,只能听爸妈的话,离得远远的来挣钱。

同样是背井离乡,孤身一人,远方的故乡同样有爸妈日日夜夜惦记着。

施向南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

所以跟这个年轻女孩感觉很亲近。

那女孩做了她的助手,两个人工作上和私底下接触都比较多。

难免听她聊起自己的家乡。

所以施向南虽然没有去过几次首都,但知道的本地消息还真不少。

连那边基本只有本地人能接受的名吃豆汁儿啥的都知道些。

她的头头是道,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张秀珍就忍不住说:“南南,你咋知道这么多?”

其实唐青娥和施开阳,还有施向北也好奇。

但他们不会这么问出来。

因为这么一年多下来,家里人现在就是都觉得,她知道很多他们不知道的事情这都是很正常的、应该的。

要不她怎么能挣着这么多钱?

别人就不行?

不过他们也好奇,不是质疑,就只是好奇她怎么知道这么多。

每天厂里那么多事儿,她今年还忙着修路盖房子的,哪来的时间和途径去知道这些?

施向南就说:“我找人打听了啊。小弟填了首都的志愿都多久了,我肯定要找人打听打听首都这边的一些基本情况的。飞机那些事情也是打听来的嘛。”

她认识的人、见的人很多。

这个倒是大家都知道的。

面包车穿过城区,一路又往房子、人比较少了的方向去了。

“哎哟,怎么越走人越少啦?”

“是不是开错了?”

这个问题都不用王永昌说,是施向南解释的:“机场大,选址一般都会离城区远一些,因为离得近了可能会跟城市的一些发展起冲突。”

这时候甘省的机场还没有进行升级,其实在施向南看来是很朴实的。

可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机场,在唐青娥、施开阳等人看来,那已经是他们做梦都想象不到的场景了。

怎么会有这么大一块地方!

修的可真平整漂亮啊!

亮堂堂的看着就很大气!

离得老远他们就看见了停机坪上停着的飞机。

旁边并没有人在。

施向南一家人也就是在机场的候机大厅外面,刚刚下车,都还没有走进大门口。

可是看到停着的那一架白色的飞机,唐青娥和施开阳等人虽然没有说话,脚下已经挪不动脚步了。

眼睛也钉在飞机上根本移不开。

尤其是唐青娥。

她是经历过轰炸机在头顶飞的那种恐怖的日子的。

那时候的国家多穷啊,别说飞机了,听说就是好一些的武器都得想方设法地从外国进口。

这还要找到处托关系找关系好的国家。

要是关系不好的,拿着钱人家都不卖给你!

这才过了没有多少年,他们国家就这样强大起来了。

就说唐青娥,她小时候说是跟难民一样也不过分。

饥一顿饱一顿的,村子里的人说没就没了。

鬼子扫荡的时候他们什么苦日子没有过过啊。

还钻到人迹罕至的山沟沟里头去找一个山洞大家都躲进去。

她并不是羊滩镇上土生土长的人,本来他们家不住在这一块的。

可是从小家里人就死的死、逃荒失散的失散,最后她们兄妹几个是跟着同村一个算是伯伯的人一起到处逃荒、也是躲避战乱到处跑的。

那时候他们没有钱也没有地图什么的东西,啥都没有。

就凭着两条腿,一路跑一路问,问哪里不打仗、哪里没有灾荒。

就往那个方向跑。

至于能不能活到找到能扎根的地方,他们一起的大大小小谁也说不上来。

反正还没有死,就还要继续跑。

不能停下来。

停下来那就是真的只能等死了。

唐青娥没有逃荒之前,也跟村里人一起,找山洞、挖地洞,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要是听到鬼子来的消息,他们就往准备了食物和水的山洞里去藏起来。

那时候过了今天就不想明天的事儿。

谁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天呢。

正是因为姐妹一起过过好一段苦日子,所以唐青娥跟姐姐的关系特别好。

逃荒的时候她年纪不大,一路上全靠姐姐照顾。

牵着她的手一起走。

有一口吃的,都要偷偷摸摸地分唐青娥一半。

姐妹俩饿的跟皮包骨头一样,但好歹是活下来了。

那样的日子好像过去了很久,又好像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一下子。

唐青娥就成了老太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