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63节(1 / 2)

加入书签

还有一句老话说的是做生不如做熟。

这句话放在买卖东西这一行里也适用。

绝大多数人买东西,肯定还是会去自己熟悉的那一家、常用的那个牌子。

除非熟识的那个牌子、或者是那家店发生了什么信誉崩塌的大事彻底扭转了它的客户印象。

不再把它当成第一选择。

施向南在家里也是这么跟她小姑说的。

“你原本就有好几个点,你就一个小推车、一个人,又不是孙猴子有七十二变,好几个点你做不过来的对不对?”

“云山县城里小学初中好几个。这些学校都是差不多的上学放学时间,就算是小学和初中不一样,那你要错开时间去学校门口做生意,也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好几个小学、然后又同时出现在好几个初中学校大门口的是不是?所以肯定是要做取舍的。”

“高中倒是只有那两所,但高中的学生学习任务中,很多都住校。像是向北那样的,进了学校不是有急事要紧事,一个星期都不会出来。而且两个高中里的学生都有不少是从下头各乡镇考上来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子家里头不富裕,又懂事早,肯定不会随便拿钱出来买什么小吃零食。所以高中是你忙不过来的时候,首先可以剔除出去的。”

“余下的就不用我多说啦。小姑你也做了这么长时间,从几个点里选出生意最好做的两个或者是三个,以后就守在这两三个地方卖东西就行了。别的地方可以放给别人。”

“一个人、一双手是挣不完世上所有的钱的,看见同行也没有必要太紧张。”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变成合作伙伴的。”

施开凤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施向南又说:“还有,小姑,你虽然只是一个小推车,但也要起个名字的。”

“嗯?”

“做个招牌,不管是塑料皮上写的,还是纸壳上写的,一定要有。你现在应该能拿得出手这个钱了嘛,对不对?”

“这样,以后经常买你串串的那些学生娃说起你的摊子就会说施小姑串串、施小姑关东煮,而不再是学校门口那家关东煮。”

“小姑,你明白这其中的区别吗?”

施开凤有点紧张地点了点头说:“我知道。别人说门口那家关东煮,小娃娃们走出来,只要看见关东煮,都可能以为是同学介绍的那家好吃又便宜的关东煮,但要是说了名字,就不会再认错了,一定会直接找到我的摊子上。我去的最多的都是学校大门口,那里进进出出的不是老师就是学生,不可能不认识字。”

“对。”

施向南点点头,循循善诱道。

“而且你想啊,你的关东煮做的好吃,别家的做的不好吃,别人说起来也会说你的摊子名字的。施小姑的关东煮好吃,别的都一般般!这样的话说得多了,是不是学校里有原本不吃这个的想试一试,也只会认准你的摊子?”

施开凤眼睛亮了,狠狠地点了点头。

“我的摊子要是名声打出去了,也就不怕以后再有一样的摊子摆在我旁边抢我生意了。”

“对啊,大家都吃惯了你摊子上的味道之后,别人来卖一样的,他们也不会轻易去尝试的。”

施开凤露出笑容:“南南,要不是有你给我出主意,我真不知道咋办!你这都是书本上学来的吗?真厉害啊!”

“这也不算什么正经主意。”

施向南说完想了想又说:“小姑你要是愿意学的话,回头去我们厂里找几本适合你的书你看看。”

施开凤一下就又紧张得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了:“我?看书?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看得进去书、学得进去东西吗?”

施向南不赞同地摇了摇头。

“小姑你这话不对!”

“只要有心、想学,啥时候学东西不是学?学不学得进去只跟你自己有关系,跟年龄一点关系都没有。”

“真的吗?我真能行?”

“小姑你也读过书识字的,我不会给你找很晦涩难懂的书,会找讲的浅显易懂那种。你一遍看不明白看两遍,两遍看不明白看三遍……实在不行还可以拿着书来问我,我要是不在你就去问袁京表哥,你是他亲小姨,你问他肯定会跟你说的。”

施开凤有点艰难地点了点头:“我就念了几年小学,从学校里出来就再也没有摸过书本……好些字我可能都不认得了……”

施向南接口就说道:“有字典啊!你要是不会用可以问问娇娇和军军,他们肯定会。小姑我跟你说个秘密,我上学的时候成绩好,都是因为有人陪着一起学,还有个向北天天问我问题。我怕啥时候就答不上来向北的问题了,就一点儿都不敢放松,咬着牙往死里学。”

她这话的意思施开凤一下就听明白了。

“你是说!我要是天天追着问娇娇和君君学习上的事情,他们也会好好学习、学得更使劲儿?!”

施向南点点头:“小娃娃答得上来大人的问题,多有成就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