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45节(1 / 3)

加入书签

他忍不住说道:“南南啊,你食品厂的瓜子不够用?要叫咱们村里人多种?”

施向南说了一下年内那一个月、还有过完年这一个月食品厂每天的平均销量。

三太爷就忍不住惊讶地叫出了声来。

施向南就拿着本子说:“三太爷你看,一天卖出去这么大的数,我怎么可能够用?要不算省城那边的大老板每天给我送来的货,我自己厂里现在一天收到的货也就一两千斤。而且根据那些来食品厂卖瓜子的小贩们说,现在花生还好,瓜子是越来越难收到了。”

三太爷点点头:“这东西寻常人家也就种了当个零嘴儿吃,一家有个两三百斤就顶了天了。咱们村里你一开始卖瓜子的时候就全都卖得精光。今年过年的时候咱们村里家家户户都只有自家炒的包谷花,一点儿花都没有,全是包谷粒,我这样牙口不行的老头只能用石臼冲碎了吃一点,要不就根本吃不了……”

“是啊。所以现在咱们整个甘省的瓜子都叫我给收差不多了,只能去外省收了。这才刚出正月哪,距离今年的新瓜子收上来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我得早做准备啊!至少今年的新瓜子收上来以后,不能再面临这样随时可能断货的危险了。”

三太爷一下就反应过来了:“眼看着这可就要到下种的时候了!”

“嗯,所以我要赶紧回来跟你、跟村里人商量,谁家要是愿意给我种瓜子和花生,能种多少、收上来多少,数目出来就签合同。要是瓜子收上来的时候我不来按照合同收走,也是属于违约会按照合同上签的数目赔钱。当然,要是签合同答应了给我种瓜子的人到时候没有按照数目交上来,也属于违约。”

三太爷嗯了一声:“这是应该的。啥都照章办事了,往后人多了才不会乱套。”

“我先跟三太爷你透露一句,最迟明年,我收瓜子的价格肯定会上涨的。”

三太爷立刻又睁大了眼睛:“还涨价?”

施向南肯定地点了头。

她这可不是乱说,随着全面改革开放,家家户户挣钱都比以前多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在快速变好。

物价上涨也是必然的。

物价上涨了,工资不涨,那老百姓还怎么活下去?

到时候别说是私营企业的工资了,吃公家饭的那些公务员们都会迎来好几次涨工资呢。

施向南的瓜子价格肯定不会一成不变,出售价格涨了,她就一定会上调收购原材料的价格。

心中这样盘算着,施向南笑了笑。

“总之,我不会叫给我种葵花籽和花生的农民吃亏。我先来施家洼说这件事,也是想着这儿住的都是从小看着我长到大的,哪怕血缘关系没有那么近了,但邻里关系还在。我先在这儿给三太爷你一句保证,愿意踏踏实实给我种葵花籽的花生的,我收购的价格一定会让他们卖了瓜子花生后拿去买一年的口粮完了还有富余。”

施向南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富余一定比种一年粮食来得多。”

可她的食品厂毕竟只是私营厂子,她一个人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女娃开起来的。

她不可能见人就说自己厂子的日销量,就算说了别人也不一定会百分百的相信她的话。

万一别人相信她,地里全都种上了葵花籽。

到收获的时候她的食品厂倒了,他们找谁说理去?

葵花籽除了施向南的食品厂会收购,目前为止可没有别的地方会收的。

到时候一地的葵花籽卖不出去,家里没有粮食吃,也没钱去卖,瓜子又不能当饭吃,那真是哭都哭不出来了。

所以大家出于谨慎也不可能把家里的地全都种上葵花籽了。

就别说别家,连施开阳,开厂子的施向南是他亲闺女,他也要想着以防万一,不会真把家里的地全都种上葵花籽的。

他肩上扛着一家子十几口人的担子。

万一出点什么闪失,一家子十几口都喝西北风吗?

施向南也理解他们的这种想法。

所以她没有打算要说动任何人把家里的地全拿出来种葵花籽、就不种一丁点儿的粮食了。

“所以我才叫了三太爷你来一起商量。这件事肯定还是要采取自愿原则的,强扭的瓜不甜嘛。”

三太爷点点头。

“我没有时间一家一家地去跟他们谈,所以主要还是要拜托三太爷你出点力了,最好是给村里人开个会说说这件事,然后让他们有意愿的,主动找到我们家来。”

“嗯,最好是各家自己都想清楚要拿出多少地来种葵花籽、种花生。”

“没错,自己想好了主动来找我们签合同,签了之后我们就一切照章办事,我等着地里葵花籽收了派人来收。”

“派人来收?怎么个收法?”三太爷忍不住问。

施向南笑了笑:“我准备先把村里的路修好,通车了,后面不管是出去卖瓜子还是我安排车进村来收瓜子的事就都好办了。”

三太爷不禁脱口而出道:“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