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40节(1 / 2)

加入书签

她的生意做得很大,海市又是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

不管是送货出来还是在这边进货,她的货车是肯定会到海市这边的。

施向南的箱子对挤火车的人来说很多,但对一车能拉十几吨的大货车来说就不够看。

随随便便就能帮忙给带回去。

回了省城那边有阮美香专门安排的人接货,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差错。

这边东西送上车,施向南就给阮美香打了一个电话表达谢意。

当然,她不是只口头道谢,也在海市的最大商场里给阮美香买了一条真丝的丝巾。

她用心挑选了一条适合阮美香的身份地位、还有气质的。

当然,家里人也是人人有份。

只要是比较重、比较占空间的就都塞到阮美香的运输货车上了。

蔡文勇那边表示再也拿不出种子来了的时候,施向南才准备打道回府。

不过蔡文勇得知她要买火车票的时候,又给她带了一个人来。

那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

穿着和表情都有些落魄,但给人的感觉是那种高级知识分子的模样。

事实上他也的确是。

老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很厚,坐在那里有些沉默。

话都是蔡文勇在说。

“这是我爸爸认识很多年的一个叔叔,他家里的原因,想找份工作。”

蔡文勇看了那个老人一眼,低声对施向南说道。

“早年运动,这个叔叔家里人被斗的都没了。他那时候就是个搞瓜果育种工作的老教授,运动过去他没有回原单位,就自己闷头搞研究。但是叔叔家里头没人了,他脾气有点执拗,不愿意接受亲朋的接济,这些年越过越差,身体也糟蹋的不大好了……我爸就叫我给叔叔找个合适的去处。”

蔡文勇看了施向南一眼。

“老实说,在见到施厂长你之前,我很是为难了一段时间。温叔叔是我爸的老朋友,也是看着我出生长大的,我有心想照我爸的话去做,可是他们的要求……”

“不能叫叔叔被人小瞧了,不做事白叫人照顾温叔叔肯定不愿意,要不我就不用给他找什么工作了,这么大岁数的……”

“可是要找工作,温叔叔一辈子都在埋头搞地里那点研究工作,别的他也做不了。幸好这回碰上你了。这不是那个,叫啥,千里马和伯乐?”

不过谁是千里马谁是伯乐他没说。

施向南也没说,但她满脑子都是兴奋!

因为他给介绍的这个人!

施向南也想说,这是瞌睡遇到枕头了啊!

她自己那个小食品厂,想招到这样的人才很困难。

这位名字叫温长冬的资深研究人员这样的,她是求之不得啊!

在施向南看来简直跟走在大路上捡到金砖差不多。

接下来蔡文勇说啥她都忍不住想点头,脑子在听他说话,眼神忍不住看一眼,又看一眼温长冬。

这是个金疙瘩啊!

这直接导致施向南不准备再像来的时候那样挤在绿皮火车硬座上回去了。

温长冬年纪大了,而且因为他就一个人,走了很可能就不会再回来。

他虽然没有开口说什么,但大家都知道,他走到哪儿肯定是要把东西全带着的。

事实上,施向南几人看到温长冬收拾的贴身物品后都有些沉默。

因为他除了简单的几件衣物,一个铝饭盒和筷子之外,剩下的就全是书。

看得出来非常爱惜,但是因为经常翻看,难免留下一些痕迹的旧书籍。

看那些书名全都是跟他专业相关的东西。

这别说温长冬自己不可能舍弃了,施向南也舍不得让他舍弃啊。

可好几箱子书,带着去挤火车显然不可能。

要让温长冬跟他的书分开,可能性估计也不大。

要是他可以舍弃这些书,估计蔡文勇也不会到现在还没有给他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了。

可是要想包车坐飞机啥的……

别说施向南舍不舍得钱的问题,她舍得钱,这时候的飞机票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普通老百姓都买得到的啊。

包车就更别想了。

比施向南自己当场买一辆车还不靠谱。

因为路途实在太远了。

在海市这边包一辆车跑到甘省……

根本找不到私家车愿意干这活儿啊。

坐客车也不太现实。

因为带着太多的书了。

客车也没有直达,他们得不停地转车,带着一个老人,不合适。

最后还是施向南想办法多花钱、叫赵刚帮忙给买了四张卧铺火车票。

没能买到四个床的那种,是六张床的。

也就是说他们四个一起的小卧铺房间里还会有另外两个陌生乘客一起。

可这也比去硬座坐回去好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