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95节(1 / 2)

加入书签

大人也就是骂一声倒霉,自己再爬上来就是了。

小孩儿掉进去没有及时被大人发现的话是真会被淹死在里头的!

而且农村人的说法,掉粪坑很晦气,还得想方设法去晦气。

比如要在各家各户要饭、凑齐一碗吃了,或者是每家讨一点布头做百衲衣……

都是为了给掉粪坑的人去晦气的。

天知道施向南重生回来后,在家里每次去上厕所之前都得先做一番心理建设的。

她回来的时候还是夏天天气热,去厕所里臭、脏、蚊虫乱飞就不说了,还满地都是蛆在蠕动!

有的都爬到墙上去了,那个恶心劲儿。

施向南真的不愿意去想。

要是饭前进一次厕所,她那一顿都要少吃一碗饭。

爸妈是根本不知道有干干净净的厕所,要是知道了,肯定也受不了现在那个无比埋汰的厕所

所以新厕所是重中之重,比房子都还要紧!

不过这个伟大的、要紧的计划眼看着今年是完不成了,得等到明年。

施向南早自己的笔记本里写过好几回了,等明年开春后天气转暖,土地开冻了,她立刻拿钱回家修厕所、盖房子。

那时候欠的债应该都还清了。

爸妈也不会再拦着她。

有了阮美香帮忙,这几天的时间算是平稳度过了。

这一批瓜子用得差不多的时候,秦老板的大批货也运到了。

而且根据他的说法,他一直在收购,东北不够还可以去新疆那边,总之货多得是。

只要她需要、付得起钱,他就能一直给她供应上。

施向南对阮美香介绍的人很放心,再加上对方确实说第一批供货多少、什么时间到,就全都做到了。

施向南没有理由怀疑他的话。

倒是那个囤了十吨瓜子的外地人。

施向南自己找到货源了,不需要这个人的货了。

搞清楚这一点后,他急了。

这人名字叫穆建武,他最开始是个卖货郎。

就是哪里有集市就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往哪里去卖的小货郎。

需要的本钱不多,但一年到头赚得也还不错,比在厂子里当工人多点。

而且厂子里的工人也不是谁都能进去的,他这样没文化又没有关系的就根本进不去。

羊滩镇八月十五的会他也在。

当时就看到了这一家子人的瓜子卖得很好。

他叫人帮忙买了点尝了尝,确实是从来没有吃过的好味道。

难怪大家都爱吃。

他一般都是知道哪儿有集市就去卖货,没有集市的时候他就往深山老林里住着的人家去收货。

像是蝎子、蛇、一些比较贵的中药材之类的,什么都收,转头到城里头卖了也是一笔收入。

卖货这些年到处跑,他也知道一方风土一方人。

比如有些地方的人排外,穆建武刚开始做货郎的时候,大老远的骑着他装满货的三轮去了集市上。

刚吆喝几声,本地人围过来聊几句,听出来他是外地的口音,就有人过来推他的车子,拿了他的东西不给钱就走。

人家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喊一声一条街上的人全都认识。

明显就是欺负他是外地来的。

穆建武能怎么办?

运气好能带着货一起跑,运气不好货都被人堆里你一把我一把的抢完了。

他哭都哭不出来。

但也有的地方民风淳朴,听说他是外地来的,觉得他一个年轻后生不容易,特别照顾他生意。

中午还有人问他要不要去家里喝点白开水、歇一会儿。

车子也可以推到人家院子里帮忙看着。

他进去了啥事没有,人家是真的好心人。

最开始做小生意的时候被人欺负,穆建武年轻气盛,想过回去招呼兄弟过来报仇。

可是先不说离得有多远,别人愿不愿意跟他来。

就算人家跟他来,他得带多少人才能打得过一个镇上的人?

这些人是来给他找回场子的,他是不是得管人家吃住,哪来的钱?

思来想去,只能咬着牙把这口气吞回肚子里。

幸好还有一些民风好的地方,镇上的人都热情又好客。

知道他是外地的把他当客人招待、他要去个厕所什么的都有人帮他看着摊子、还有人看他嘴干的起皮给他端水来喝……

有时候他一个人骑着装了货的三轮爬上坡路,那坡不算太陡,可他差了那口气就是上不去,就有人在后头帮忙推。

一路帮着他推上去。

也不要他的谢礼摇摇头就走了。

总的来说穆建武做生意以来遇到的还是好人多一些。

所以穆建武的这门生意一直都能做下去。

羊滩镇一年两次会,他去过好几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