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80节(1 / 2)

加入书签

但问题是现在还在九十年代初。

她又只是一个县城里小小的食品厂。

首先不知道有没有能管运输、又有零售商人脉的大批发商的存在。

其次就算有,她也没有联系方式。

做到那个层次的人,不可能她找上门去说一声,人家就答应从她这里批发食品了。

只能自己来。

现在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了,而且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的话,施向南要把货都卖给他的话,倒真是省了不少事。

不过现在嘛……

这一上午,找上门来的小商贩们就没有断过。

施向南如果不怕耽误时间、精力的话,她要自己批发给零售商们,跨过批发商这个二道贩子,也的确能行得通。

别说施向南的奶奶唐青娥、或者是她父母施开阳二人在这里了,哪怕换成施向东在这儿,只要问他,给出的意见一定是自己卖!

干嘛要让别人多赚一道钱?

有钱自己赚多好啊!

施向南可还欠着债呢。

但施向南又不是打算把自己局限在云山县城内。

不,准确说,她从来没有打算把自己局限在省内。

那么她自己在这里耗时间精力零售,无形中的损失就很大了。

马上就要迎来1992年,那位老人春天要在南方发表讲话的。

从此以后,国民的经商赚钱热情就被大大激发出来了。

施向南重生到1991年,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否则她大可以想办法去南方,不比在西北这样贫穷、自然环境恶劣出名的地方慢慢发展强?

时间对她来说是最宝贵的。

施向南这一次出差只带了一个严文娴和一个冯大山,再加上一个司机王永昌。

冯大山和王永昌早年走南闯北,最会看人眼色,也最懂得做人的分寸。

他们是绝不会在这样的大事上头发表意见的。

严文娴就更别提了。

想出时间长了施向南才发现,她比方立军更惜字如金。

方立军只是不爱说话,该说还是会说的的。

比如施向南去看望他医院的老母亲,他就会道谢。

推荐严文娴给施向南的时候,他也会把能说的都说了。

严文娴就不是这样的,那是真正的酷姐。

除非必要,她都不说话。

而对她来说什么是必要呢?

施向南估计,是有人要朝她们动手、有危险的时候吧。

换句话说,从严文娴给她做保镖开始,施向南听到她说话的次数不超过一个巴掌。

施向南也没有想到,当初面试时严文娴说过的话,居然是她们两个认识以来最长的交流了。

现在要不要跟批发商合作这样的事情,严文娴更是存在感为零。

要不是她个子很高、周身的气场也比较独特,忽略不了,包厢里真就跟没这个人一样。

热情无比地要请施向南吃饭的,是个省城本地人。

名字叫阮美香,根据她自己的介绍,她今年四十三岁。

是的,这位自己找上门的大批发商是个女人。

她一头长发烫成小卷,里头穿着大红色羊毛衫、外头穿黑色皮草大外套。

长相也是看着人畜无害、很好接近那种。

一双嘴唇天生上翘,不笑也带着三分笑意。

唯有一双眉毛被她修得细细的,再加上大红色的口红,这才给人一点不好惹的感觉。

这也是她找上门来要请客,施向南就答应跟她到了招待所旁边一个大饭店的包厢里的最大原因。

还有个原因就是严文娴、冯大山三人也跟着一起。

施向南不用担心是本地黑恶势力欺负她是外地人要明抢她的货之类的。

进了包厢聊起来之后,施向南表示自己要考虑考虑。

阮美香也连连点头表示这是应该的。

谈事情的两个都是女人,施向南还不到十九岁,自然也没有人劝酒。

包厢里坐着的冯大山和王永昌、还有阮美香带着的一男一女,看起来估计也是司机或者是秘书保镖之类的,因此这顿饭吃的很和气。

没有一点这个年代的酒桌特色。

除了交谈的声音,一点儿酒气都闻不到。

也没有人粗着嗓门、大着舌头吵架一样劝酒。

饭吃的差不多了,阮美香才说:“施厂长会在省城留几天?要是留的时间长,改天等你事情忙完了,我再请你吃饭啊?”

不等施向南拒绝,她就又说:“可别忙着拒绝,下回咱们不在饭店里吃,换个有意思的地方,施厂长你肯定喜欢。再说施厂长你们大老远的来省城,我这个本地人不做个东道主请客也说不过去吧?”

“到时候还能带着你们逛逛省城。别的不敢说,要说知道这省城里哪儿好玩、哪儿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吃的穿的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