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78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不得被打出去?

就算不会被赶出去,这个形象上门,说是跟人谈合作,也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

她又没有车,只能租个车租个司机了。

一回生二回熟,她就又联系到了王永昌。

他也很乐意跟着跑这一趟。

吉普车在前面,冯大山的货车跟在后面。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一级路、高速路,西北这边的路况都非常一般,不是熟悉路况的老司机都不太敢开。

就算是老司机,也不会开得太快。

施向南到了冯大山和王永昌的车上时可是一再跟他们强调过的,拿了她的钱,酒驾、疲劳驾驶都要杜绝。

远离违章,她不赶那点儿时间。

两人知道她的为人,开车也都是老老实实的,开的很稳。

施向南很满意。

车子开到省城时,她也想到了打开市场的最快方法。

进了省城后,施向南让冯大山先停在原地不要动,王永昌先载着她和严文娴在城里转了一圈。

这时候的省城跟十几年后不能比,但跟云山县一个小县城比起来那当然也是繁华多了。

也大得多。

“按照你的经验,往有学校的地方开,我要看看省城现在有多少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都算。”

王永昌答应了一声,就开着他的吉普212在城里慢悠悠地转来转去。

油钱也是施向南这个食品厂厂长包了的,还另外给他发工资。

他愿意做司机,那当然是本身就喜欢开车。

这样自己不花一分钱还有得赚的美差,王永昌干得不要太高兴。

他一边开车还一边留心帮施向南观察两侧路况。

老司机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王永昌的效率比施向南高多了。

往往她还没有看到,就听见王永昌喊了:“施厂长,咱们右前方五十米,有个小学!”

“左前方一百米有个高中!”

“右手边就有个小学!”

听见一句,确认了之后施向南就坐在后座上快速记下一个数字。

花了大概三个小时,差不多把省城的大街小道逛遍了,王永昌和施向南也都心里有数了。

大大小小的学校全部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上百所了。

而现在已经改革开放好几年,“下海”正在成为一个最时髦的词。

这个年代能大胆出来干个体户的,其实个个都不笨。

就算复杂的理论知识不知道,但有人的地方就能做起生意来,这一点显而易见的事情,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个体户们也都是明白的。

一所学校里那么多学生,进进出出不得花钱?

计划生育都执行好几年了,现在家家户户可都只有一个宝贝蛋。

就算家里人再省,在宝贝蛋儿身上总是舍得花钱的。

任何时候,想花钱都不可能花不出去。

于是学校门口的小摊贩们自然而然就来了。

卖书包各种文具的、卖吃喝的、卖书、卖玩具的……

施向南的目标就是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部里卖她的南瓜子。

当然,人家老板不认识她,没有听说过西施食品厂,自然也不会随随便便就答应进她的货。

施向南又不可能只为了南瓜子在学校门口开个小卖部。

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是一个原因,还有个原因是,校门口的黄金位置怎么可能等着她一个外地人跑去找?

别说小卖部了,想摆地摊都不一定有空位置。

施向南倒也没有想当然,先试着去谈了四五个校门口小卖部的老板,人家果然一听就直摇头。

没有一个肯答应的。

幸好施向南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

在小学门口,她拿了一箱最小袋的南瓜子到位置最好的小卖部里。

这会儿还没有到放学时间。

校门口的小卖部做的就是学生的生意,学生们没有放学,小卖部当然也没有客人。

不过这眼看着要不了多久小孩儿们就要放学了。

施向南也知道不能耽搁,于是进去就先把手里抓着的一把小袋南瓜子递给那个老板。

“季老板,您先尝尝看我们食品厂生产的南瓜子,我们再谈?”

这位老板是个胖墩墩的阿姨,看着就慈眉善目的比较好说话的样子。

这当然也是施向南特意挑选的。

果然,她要请吃东西,季老板就没有再摇头了。

她显然也知道施向南的意思,接了过去也没有直接拆开,而是仔细看了看包装袋上正反面的字。

“西施南瓜子……九河市云山县城……西施食品厂……”

研究了好几遍,确定证件齐全,地址详细,找得到地方,不是什么三无产品。

季老板才放心下来。

她抬起头冲施向南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