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70节(1 / 2)

加入书签

他原来也是运输队的,跟冯大山从小就认识。

县里运输队解散的时候,冯大山攒够钱就去买了一辆货车准备单干。

王永昌的钱不够,又到处打短工干了好几年,前不久才买回了一辆吉普车。

买的时候高兴得很,据说是这小子一辈子的心愿!

他小时候被家里人带着去外地,在人家的电视上看见了轿车,他就想拥有一辆轿车!

不过这时候的轿车贵出天际,绝不是普通的工薪阶级能开得起的。

王永昌就想买一辆吉普也行。

吉普也是四人座、也勉强算是轿车嘛!

而且他们这里路况不好,要真买一辆桑塔纳回来,开上路容易磕磕碰碰刮底盘。

吉普更好。

买回家的时候王永昌高兴得找不着北,买回来就傻眼了。

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买了这辆吉普,买回来能干点啥?

他一家子总要吃饭,不能张嘴喝西北风吧?

要吃饭,那就得挣钱。

冯大山的货车虽然不敢出去跑长途了,但就在九河市内,他不时还能接点活给人拉点货物,多少挣一点钱。

王永昌的吉普车可就抓了瞎了。

挣不到钱,家里人就抱怨。

难免会说一些“你把积蓄花个精光买这玩意儿回来有啥用”“不当吃不当喝的也不能干活,早知道弄点什么别的不比这好”诸如此类的话。

王永昌兴奋过后也有些后悔了。

但到手没多久,也舍不得就这么卖掉了。

冯大山找上他可是给他帮了大忙了。

王永昌一听给西施食品厂的老板开车出去谈生意就连声答应。

他还生怕施向南反悔,主动报出了一个很低的价格。

施向南答应下来。

吉普车没有后备箱,但后座后面的台子上也有不小的空间能带些东西。

施向南几人的行李包都放在自己脚边,车座上多出一个空位,再加上后面的台子,都放了打包好的瓜子,还有少量的花生。

施向南上了车,跟钱秋雁挥手后,车子发动引擎,轰隆隆地直奔九河市去了。

这一天是阳历十一月二十号。

距离她九月十三号那天开始到羊滩镇上会卖瓜子迈出第一步,只过去了短短两个月零十天而已。

王永昌跟冯大山都是县里运输队出来的,冯大山对云山县的所有通车的路都还算熟悉,不熟的稍微在路边问一问也就成了。

在认路这一方面,王永昌比他更厉害。

他基本对西北省各个市里的路都大致知道。

为什么?因为运输队解散后,他买不起车开始打零工,也是想着以后还要干开车这一行。

想跑运输做老司机,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认路啊!

要叫王永昌说的话,想当一个成功的司机,除了认路、会简单的修车技术之外,还有就是能学说话学得快、人要脸皮够厚、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他还想着攒够了钱买了车以后继续当司机开车,所以找活儿干的时候,就专门找那些修路之类的活儿。

辛苦是辛苦了些,但能到处跑,而且很多旧路王永昌修过、新路也是他跟着一起的施工队一点一点铺出来的。

后来再做司机,他就比别的司机多了些长处。

可惜他一心想着要买小轿车,昏了头了完全没想起来买了小轿车他能拉什么货。

拉客收的钱少了他亏本,收得多了人家扭头就去坐客车,根本不坐他的。

可不就被家里人给抱怨上天了么!

一行人在车上摇摇晃晃,也不能一直睡觉吧,醒着干坐着也无聊,这时候又没有智能手机玩,自然就只有聊天了会。

更何况这时候西北很多地方的路况不算太好,吉普车的减震功能没有那么好,摇摇晃晃的,本来也不容易睡着。

施向南是出钱的老板,其他人不管以前是什么身份,现在都算是拿她工资的人,他们不可能找她聊天。

方立军和严文娴以前大部分生活都在部队里,其中一半还在出保密任务,啥也不能说。

既然已经不在部队,家里的事基本都是一团糟,提起来就堵心。

实在乏善可陈。

幸好有王永昌这个嘴皮子利索、又能说的人在。

一路上他的嘴基本就没停过,关键还不影响人家开车。

就很神奇。

说到他认为的司机必备技能,他更是说的唾沫横飞,根本停不下来。

“会学方言啥意思?这年头的都欺生,啥意思?一听你是外地口音就逮着你欺负啊!要是去几趟就能学会几句当地简单的方言打招呼,危险程度就大大降低了。会说话又是啥意思?脸皮厚会说话就能交到朋友,朋友多了,路就好走了!”

“像我老王啊,不光在咱们九河市有不少朋友,咱们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