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67节(1 / 2)

加入书签

想起出来前施向西交代过的话,黄明耀没想太久,就决定不管是新麦还是新麦面、这个稻米,都买点回去!

花生都弄出新口味来了,说不定二哥也能把麦子弄出香味来!

这个白花花的稻米说不定他也能弄得很好吃、可以拿出去卖钱?

施向西突然就忙碌起来了。

一天天闷头钻进他的小操作间里,一呆就是半天,吃饭都是黄明耀叫他才出来的。

出来也是匆匆吃完就又一头扎进操作间里继续干活了。

他的饭碗也是黄明耀帮忙洗的。

当然,施向西也不会让黄明耀吃亏,他每天出去跑腿,饿了买一包蛋糕、买根火腿肠什么的,都是施向西掏的钱。

而且施向西的操作间里鼓捣出来的都是吃的啊!

最差也就是味道不够好吃。

施向西的水平在那里,再离谱也不可能到难吃的程度。

这种水平对以前不时就要饿肚子的黄明耀来说,那就都是好吃的!

又不苦又不涩,吃起来香喷喷、有滋味,也能叫不好吃?!

对黄明辉兄弟来说不存在的。

反正施向西每天鼓捣出来的吃的感觉不过关,就都让黄明耀吃了,他吃得很开心。

施向西只是让他帮忙洗个碗,这也能算个事儿?!

洗衣服洗臭袜子他都能一口答应下来。

更何况施向西忙是整个食品厂有目共睹的,每天吃饭他都顾不上坐下来细嚼慢咽,拿着馍馍大口大口地啃,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大家一起吃饭,有时候都能看见他想事情想入神了,把筷子伸进汤里。

又不是犯懒。

别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施向西这样忙碌,厂里的员工们几乎都在频繁试吃,眼看着要不了多久就又要出新产品了。

施向南当然也得行动起来。

副厂长有了、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

表哥袁京的工作问题也解决了。

要问施向南自己的意思的话,她其实是想回一趟施家洼的。

就算不说给家里带些好东西回去,也该回家去看看。

还有三太爷那里。

老人为她劳心劳力的,现在施家洼不再作为加工瓜子的地方了,租院子晒瓜子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哪怕原来的收购点……

施家洼毕竟在一个小村子里,交通是个大问题。

别人费时费力地赶着牛车去施家洼卖瓜子花生啥的,有这个功夫都能直接坐客车到县城一步到位了。

对于食品厂来说也省了再转一道手的功夫,还能节省下更多的时间。

所以现在施家洼也就收收村子附近的一些人家的东西。

可前面施向南也卖出去了那么多瓜子,施家洼本村、以及周围村子该收的也都收得差不多了。

要只是收瓜子的话,施家洼现在肯定是收不到什么了。

幸好现在施向西不停地在开发新产品,就像是现在厂里销量也慢慢起来的花生。

施家洼也开始给厂里收花生了。

收够了一定数量,就传消息让冯大山开着货车过去一车给拉回来,很方便。

但这毕竟数量不多,而且也用不上租院子晒什么的了。

施向南就想着,得回去一趟给三太爷一个交代。

不过她只是还在计划,暂时没有行动。

冯大山的货车现在基本上是包给西施食品厂干活了。

虽然不算是食品厂的正式职工,但包一天给一天的钱,冯大山也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相反,他本人以及家里人也都很乐意现在这种形式。

每天都能拿到现钱、安全,不用担心拖欠工资的问题。

而且冯大山开着货车到处跑,但基本也没有出过九河市,事实上,也就极少数时候出云山县,大多时候都在县里转悠。

这怎么说也是在本地范围内。

开了几天,他的心态也调整好了。

要是出市、出省去人生地不熟的远处他怕出什么意外也就算了,在自己的地盘还前怕狼后怕虎那也太丢人了!

反正冯大山开车出去收货的状态是一天更比一天好。

心情好了,吃的又不差,再加上精神头也是一天比一天更好。

给食品厂干了一个星期,他还长了点肉。

家里人不要太满意。

冯大山都在犹豫要不要问问施向南,他可不可以也来食品厂正式上班算了。

不过他的货车是自己的,真要来应聘的话,他开自己的车来给食品厂干活吗?怎么给发工资?给他一份再给他的货车一份?

厂里能同意吗?

似乎有点不太好算。

冯大山只在犹豫这个。

不过他还在犹豫,孙海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他直接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