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6节(1 / 2)

加入书签

林琴第一次自己挣钱,非常兴奋:“你煮的瓜子太香了,只要尝过的多少都会买!你看我这么快就卖完了。”

她说完才注意到施向南的两个箩头都空了,顿时惊了:“你也卖完了?!”

施向南去的远,一次可挑了两箩头,整整六十斤哪!

不像她随时能回来拿,出门时就挎了一个平时家里买菜用的竹篮子,拢共也就装了一二十斤。

两个人一起回了林琴家,一人倒了一大杯水喝。

施向南说道:“咱们人还是太少了,要多找点来,争取整个县城都是卖咱们瓜子的人。”

林琴“啊”了一声,想到她说的那幅画面有些激动:“你是说要多请些人吗?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担心,你带的钱够不够?”

施向南笑了笑:“我有货就够了。这样,明天我们再卖一天,尽量多去些地方。”

“多去些地方?看看别人爱不爱吃你的瓜子吗?我觉得肯定没问题!这瓜子闻着就很香,咱们这儿的人从来没吃过,吃得多了要是像你说的那样,不脏手不上火,来买的人肯定会更多。”

施向南点头:“孙海不是还在厂里上班?他明天还能来吗?”

林琴点头:“他这个星期是夜班,白天都在家。孙海后妈没工作,孙海在家她就摔摔打打的让他睡不成,还故意让他饿肚子。还不如出来挣点钱握在自己手里,至少不会饿着。”

“那行。”

傍晚气温渐渐降下来了,孙海才拎着一个空箩头回来了,满头满脸的汗。

看见坐在树下乘凉的施向南二人他就跑过来。

还没开口,林琴就抢先说道:“卖完了?”

孙海使劲儿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一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拿出来双手递给施向南。

他低声说:“钱都在这儿,我没动。”

三人进了屋里,施向南把塑料袋打开,里面花花绿绿的一堆毛票,她快速数了一遍。

不算提兜里让人免费尝的瓜子,孙海一个大箩头里装了五十斤瓜子全卖完了。

他不会跟人磨嘴皮子,就咬死了六毛五一斤,宁愿一笔生意做不成也一分不让。

因此钱倒是好算。

一共就是三十二块五。

但施向南数了一遍发现塑料袋里装了三十五块钱。

“多出来的两块五是哪来的?”

孙海紧张地说:“多数人都是尝几颗瓜子就要买,抓一大把的只有三个。你装好袋的瓜子卖完了,我要回来,前头买了瓜子的人又来买,就把提兜里剩下的瓜子都买走了。”

他说得清楚:“借了一个卖菜的大叔的称,称了三斤八两,那个大姐给了我两块五。”

这人可真老实。施向南有点意外,但又不那么意外。

他要不是这么老实,一个大小伙子也不会被后妈欺负得天天饿肚子了。

本来还想着是不是要换个嘴皮子利索的人,毕竟售货员,最要紧的就是一张嘴。

这样看来孙海也有他的优点,而且又是林琴的邻居知根知底,不怕人直接跑了。

施向南说到做到,给他发了两块五的工资。

孙海一个一米七几的大男人,接到钱的时候眼圈都红了。

林琴拉着施向南小声解释:“他妈死的时候他上小学,他太小了没摸过钱,后来后妈进门了,他长大了也别想摸到一毛钱。这还是孙海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

施向南表示理解。

今天他们三个人也就出去卖了一批货,没有回来拿第二趟,三个人的量算起来也有将近一百五十斤了。

而且根据了解,那些买瓜子的人都愿意买第二次、甚至当场就想再多卖点。

也就是说,县城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

而香瓜子可是零食,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属于消耗品。

只要被市场接受、老百姓们都爱吃,这东西就永远不可能饱和。

当晚施向南硬是要请客。

本来林琴和孙海还推辞,听她说是卖瓜子第一天开门红必须庆祝一下,他们才跟着去了。

去的还是中午去的那家馆子,走路三分钟就到。

开在县中大门旁边,味道好,价格也实惠,附近的人要下馆子都会来这里。

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桔子汽水了。

林琴和孙海也喜欢喝。

施向南重生回来,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买桔子汽水喝个痛快,要是冰冻过的喝起来更舒坦。

后来再在一些小饭店里上见到,喝起来也不是现在这个味儿了。

这个年代的夏天,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很少有人可以拒绝桔子汽水。

真要不喝,那只能是因为舍不得钱。

晚上回到家后,施向南坐在电灯下算了一笔账。

今儿一天他们没有三个没太下力气就卖出了一百多斤瓜子,而且她卖得最多,也没什么人缠着要讲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