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4节(1 / 2)

加入书签

一头老黄牛在前头甩着尾巴。

施向东兄弟俩正在往板车上装这几天收好的瓜子儿。

施开阳三兄弟的院子,加上奶奶和隔壁二婶家全都用上,施向南现在一天能晒出来将近三百斤香瓜子。

其中有一天下了雨没法儿晒,只能放在屋里晾干,那天只收了将近一百斤。

再加上给镇上杨老板店里批发拿去的三百斤。

家里头现在存了差不多一千五百斤。

家里现在装瓜子换了最大的大布袋,一袋子能装五十斤,板车上已经码了十袋,施向东还在往上摞。

施向南赶紧拦住:“大哥别摞了!”

“就这些?这才五百斤。”

“五百斤就行啦,不够我给你们带信儿回来,再叫人给我送去。”

施开阳也在一旁说道:“头一回拿得多了你妹子一个人不好搬动,再说还不知道别人家啥样儿,占人家地方多了不知道人家会不会不高兴。”

张秀珍嘀咕道:“才五百斤……卖六毛五一斤,这就是三百多块钱哪,老大口气可真不小……”

施向东也被自己吓了一跳。

“那要是就拿这么多,我就捆上了?”

施向南点点头:“捆上吧。”

施向东用麻绳反反复复把板车上的布袋捆了好几道,确保不会掉下去。

张秀珍把收拾出来的一个提兜递给了施向南。

“去了城里缺啥就给妈带信儿,我们找人给你送去。”

“妈我知道。”

施向西要在家里煮瓜子走不开,只能是施向东去送妹子进城了。

兄妹俩一人一边坐在车头上,施向东的鞭子轻轻甩在牛屁股上,老黄牛“哞”地一声就迈动了四蹄。

牛车不紧不慢地走在施家洼去往镇上的小路上。

这条路已经很多年头了,最宽也就只能容一辆板车经过。

所以标语写“要想富先修路”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牛车本就不快,拉了几百斤东西更慢,到大路上的时候太阳都出来了。

施向南是从十几年后重生回来的,早就不记得镇上去县城的客车一天几趟、几点出发了。

还是她爸昨晚给安排好的时间,虽然家里连块手表都没有,但他就是能算准了时间,施向南兄妹两个板车停在路边没多久,一辆很有九十年代特色的客车就开过来了。

施向东赶紧招手。

客车在他们面前停下,车门边的窗口探出一个胖女人的脑袋:“去哪儿的?”

“县城。”

车门被她用力拉开:“三块钱一个人,上车吧!”

施向东连忙说:“我不去,我妹去,还有这十个布袋一起。”

胖女人翻了个白眼:“你这东西也太多了,要给钱的啊?不给钱拉不了!”

施向南连忙说:“我们给钱,给货也买张成人票大姐你看行吗?”

农村人进城那真是拿什么的都有,被子、鸡鸭、有时候甚至还有捆了四个蹄子的大黑猪!

胖女人赵丽丽跟着男人的车当售票员后见得多了。

要叫这些人另掏钱可不容易!

不管是拿被子的还是扛着猪的,磨破嘴皮子人家也要坐车,舍不得给钱。

唾沫都说干了也就给你个三毛五毛。

这还是头一回见着一开口就要给三块的!

赵丽丽直接下了车:“行啊!这么多袋子都得上车顶,你俩可要搬一会儿,老黄、老黄!还不赶紧下来搭把手!”

司机师傅答应了一声,驾驶座车门一开他就跳下来从车屁股后面爬上了车顶,往下一伸手:“布袋递给我。”

施向东站在地上往下递,黄师傅在上头接,十个布袋都接上去,差不多也把车顶都堆满了。

“师傅,这是我们给别人拿的货,可不能出差错,麻烦你给绑牢靠些啊!”

施向南说:“下回我们送货去县城还找你的车。”

一听还有下回,黄师傅和赵丽丽都乐开了花。

赵丽丽也站在路边帮腔让她男人绑紧了。

等黄师傅回到驾驶座上,施向南和赵丽丽也上了车。

施向南跟她哥摆手:“哥你赶紧回去吧!”

施向东还没走,车子就先动了。

这个年代的客车……尤其是这样跑乡镇的客车,车里真是啥味都有。

施向南一上车就闻到脚臭味、韭菜味、汗臭味,差点给她熏晕了。

幸好这趟车坐的人不多,她还有个靠窗的座位,一上车就赶紧把车窗开到最大。

赵丽丽的售票员专座在客车门边,也就在施向南前面。

车子动了,赵丽丽就回头问施向南:“大妹子你去县城哪儿啊?”

施向南先把准备好的六块钱掏出来递给她:“大姐车票钱先给你,我要去县城解放路三十一号,就是靠近县中那一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