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0节(1 / 2)

加入书签

小伙子眼睛亮晶晶的:“好吃!这生意能做!”

施家洼的人:?

小兄弟你是不是搞错了,你卖得是炒瓜子不是香瓜子!

经过昨天一天的口碑宣传,今儿施向南的生意更好了。

好到什么程度?

他们一家子昨儿摸黑回去熬夜煮瓜子就不说了,今儿就只有施向南几个年轻人来上会。

施开阳两口子跟施向西都没来,叫了他兄弟施开忠家的娃子一起去忙着收瓜子煮瓜子哪!

不过要换了他们家一天能挣将近两百块,那叫他们干啥也都愿意!

听八叔说今儿向东兄弟出门就拿了好几百斤的瓜子哪。

几百斤!

一斤六毛五,要是都卖完了,那不得挣得比昨儿还多?

看到的人都不敢细想今儿南南能挣多少钱了,就是看见满街吃瓜子的人就咂舌。

这是真发财了!

施向南一边卖着瓜子一边耐心等待,天还没黑她就等来了想等的人。

镇上商店的老板杨爱国。他是个膀大腰圆的壮汉,长得也有点凶,但其实人脾气还不错。

他的商店就开在三岔口最好的位置。

昨儿也是杨爱国媳妇第一个被施向东“不脏手不上火、先偿后买”的吆喝声吸引过去买的瓜子。

他跟着尝了尝就是眼前一亮,默不作声地观察了差不多两天,这就找上门了。

施向南的塑料袋还是在杨爱国的店里买的,她买得多按批发价买的,两个人也算认识。

远远看见杨爱国,施向南心里就是一喜。

杨爱国手里还拿着两瓶桔子汽水,当场开了递给施向南:“忙了一天,喝点儿汽水解解渴?”

施向南还真渴了,今儿嫂子也在家里帮忙,她是跟向华哥一起在戏台这里卖瓜子的。

她接过汽水给了施向华一瓶:“向华哥你先喝,我跟杨老板说两句话。”

跟着杨爱国想找个人少的地方,结果发现到处都是人,竟然找不到理想的谈话地点。

两人索性往戏台外面,靠近河滩那一面,长着半人高野草那里说话去了。

“小姑娘你应该知道我找你干什么了吧?”

施向南也不绕弯子:“是要谈批发香瓜子的事儿吧?这两天肯定不行,我存的货太少,自家都不够卖,得会完了再详谈。”

杨爱国也料到了这个情况,点点头:“我是先给你打个招呼,羊滩镇就这么大点儿,平时没多少人……”

“我知道,镇上要是批发给杨叔,别人再来找我就不会答应了。”

杨爱国没想到施向南这么干脆:“那行,等会完了咱们再细说。”

施向南一口气喝完了汽水,把玻璃瓶给他,就飞快地回了摊子上。

这天他们出门时把家里存的瓜子全给带来了,原本一共只存了五百斤准备在会上卖,昨天总共卖出去两百五十斤,家里也就剩下两百五十斤了。

但最后施向南确定的口味煮出来的瓜子家里人也都爱吃,施向南就留了五十斤说是放在家里吃到过年。

今儿出门时连这五十斤自家吃的也都给带上了,连昨儿回去熬夜煮出来晾着的瓜子,今儿早上尝着干了也都收好带上了。

还是不到天黑就卖完了。

于是这天想等天黑看电影的时候买瓜子的羊滩镇人连昨天的几十斤都没得卖,一打听人家早就卖完回村里去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白天一次称得多的熟人们边看电影边嗑瓜子的人那叫一个气啊!

他们纷纷在暗自咬牙明儿一定要白天多买点,五斤不够买十斤!一天吃不完也不怕,可以放家里慢慢吃。

杨爱国准备做这门生意,一直留心镇上人对香瓜子的反应。

听他们一个个比赛一样报着明儿要买的瓜子数量,他就喝着啤酒哼着歌儿,暗中高兴。

这生意是真能做。

施向南几人回到村子里也是累瘫了,但还是不能光坐着歇歇。

眼看着明儿就没瓜子卖了,有钱挣不到手,那得多难受啊!

施向南去问大嫂今天煮了多少瓜子。

他们一回来就看到院子里角角落落摆满了笸箩,里头装得全是黑底白纹的瓜子。

唐青娥就站在院子里时不时地翻一翻瓜子,好让它们更快晾干。

施向南问了才知道,二叔三叔、包括隔壁二婶家都被她爸妈征用了,全都用来晒瓜子。

笸箩不够用,他们也是在村里能借的都借了。

可是煮瓜子需要时间,家里只有两口锅,就那么大,一锅能装多少水、瓜子是固定的,再急也没用。

今儿一天也就晒出来一百多斤瓜子。

可是今儿在会上施向南他们一共卖了三百多斤!

这一百多斤明儿拿去根本不够卖。

不等施向南开口,全家人都是一个意见:“熬夜煮了晒!能晒出来多少是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