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2 / 3)

加入书签

树下之人,侧身倒在血泊中,因卫驰下令,故无人移动过尸体,也未做任何处理,一切都是刚死时的样子。正如江澄方才所言,面目狰狞,双目瞪圆,死状惨烈。

近距离看见尸体的一瞬,沈鸢只觉胸口一股恶心酸涩涌上,双腿不受控制地一软,死状远比方才江澄描述得要惨烈得多,面目狰狞,身中数刀,血肉模糊。

沈鸢强迫自己将心中恐惧压下,只弯下腰来,捂嘴干呕了声,很快又站直身子。

此人确是崔默,虽然他身披僧袍,削了发,人比以前瘦了许多。即便如此,沈鸢还是能一眼认出人来。

是崔默,此人就是崔默。

没有卫驰方才所说的假设,看他死透了没有。即便如沈鸢一般,从未见过如此场景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崔默死了,死透了,绝无可能再开口讲出一句话来。

其实卫驰哪里不知,沙场征战,见过太多的死尸了,江澄不会连一个人还有没有气息,都分辨不出。之所以叫沈鸢来看,是想叫她看清现实。崔默已死,接下来该怎么办,或者说,她想怎么办?

他等着她开口。

卫驰侧头看一眼沈鸢,原想开口直接问话,然目光触及她惨白面色的一瞬,终没有忍心开口,只伸手将其揽过,轻声说了句:“先回去休息。”

沈鸢没动,片刻之后,原本灰暗无光的眼底终是有了一丝神采,她目视前方道:“崔默住的地方搜过了吗?将军不是说还有线索遗漏吗?”

沈鸢说着顿了一下,再抬头时,眼底多了坚毅:“我不走,我要留在此处。”

卫驰看她一眼:“跟我去西厢房搜。”

◎这数目不对◎

暮色降临, 天边霞光散去,逐渐转为昏黄,最后褪作苍紫, 带走最后一丝光亮。

迦叶寺上下灯火通明,却寂静异常, 气氛沉闷且压迫。

后院各处亦点了灯, 东南角的枫树下, 有近卫快步而至, 将清点好的死伤数目报上:“禀将军, 寺中死者七人,受伤十九人,其余皆无大碍。”

听到“死者七人”, 沈鸢才放缓的心口又是一紧,她侧头看向卫驰,语气自责:“是不是我擅自行事, 害死了他们?”

“对方有备而来, 若非你先到一步, 且带了江澄有所部署,寺中僧人, 恐怕会被屠尽。”

沈鸢被这话惊了一下。

“对方出手狠厉, 不留活口,全因你带来的人阻碍了他们, 人手折损, 不得已下他们才改变计划, 集中人手, 寻到崔默, 杀之。”

“害了他们的人, 是崔默,与你无关。”

卫驰回看住她:“是你带来的人暂拖住他们一时半刻,为寺中僧人赢得了一线生机,后又有段奚带人过来,将对方全数剿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卫驰所言非虚,萧彦行事手段狠辣,视性命于无物,为达目的可不择手段。

沈鸢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一个回答,卫驰虽如此言说,但毕竟是活生生的性命,心中如何都觉得不好受。沈鸢张了张口,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低头阖上,未再言语。心中忽然体会到父亲想将她送离上京的良苦用心,前路确实难走,但她会继续走下去。

入夜,起了风,院中枝木被吹得簌簌作响。沈鸢只穿了身玄黑男装,没有披风斗篷,方才一颗心提调着,意识也是模糊混乱的,此刻站在院外,心绪稍平静下来,立时便觉出几分寒意。

肩膀忍不住瑟缩了下,沈鸢双手交握在臂上,以御夜晚的寒凉。

卫驰往前一步,替她挡住迎面吹来的风,身后不远处便是崔默住的厢房,之所以还没进去搜,是因为有些事情,他想先问清楚。

这话在迦叶殿见到沈鸢之时,就想问了,只是方才见她失魂落魄的样子,没有开口。此刻见她面色好了许多,思绪也清明起来,方才开口询问。

“为何会在迦叶寺中?”卫驰站在沈鸢身前,背对着她,“不是叫你少出去,待在客栈中吗?”

沈鸢看着男人背影,心底发虚,幸好他背对着她,若四目相对,她真怕自己眼中的慌乱会出卖了自己。

她清了清嗓子,低声回道:“郎君也没说不能外出,只说少出,在客栈待得闷了,这才想四处走走,也叫了江澄跟着……”

卫驰回头看她一眼,此话倒也没有说错,沈鸢并未做错什么,也并非他不信她,这白鹤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平日也没听说沈鸢有求神拜佛的习惯,她不过随意出门闲逛一趟,便能恰好碰上崔默藏身的地方,还发生这么大一桩事情,若说是巧合,未免太过牵强。

凡有巧合的事情,他必要问个清楚。

“为何想来迦叶寺?”卫驰又问,这一回,他未站直身子,而是侧身回首,直看住沈鸢的眼。

沈鸢低头垂眸,未与之对视,两手颇有些不自在地攥着衣摆,轻声道:“我来此,是想为家人燃一盏平安灯。”

沈鸢抬头,看向卫驰,双臂因寒凉仍交握在胸前:“亦是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