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节(2 / 3)

加入书签

听一下这本书的作者。”

他有件事想要着落在此人身上。

近来卫景平入魔似地琢磨“发商生息”,也就是钱庄的事,与先前钱庄主营异地汇兑的模式不同,他想要开办一家朝廷经营的,以存款、汇兑和放贷三种业务一体的,类似后世银行模式的钱庄。

他走访了京城里大小一共五家钱庄,这些钱庄里头只有一家有存款业务,且更确切地说是富商大贾将大额的银子寄存在钱庄里,请他们代为保管,别说利息了,还得按月收保管费呢。

等于没有卫景平想要的存款业务。放贷的业务也不多,一年偶尔放出去一两次,因为利率过高,所以急迫用钱的一旦救了急立刻就还回来了,这等钱生钱的好事青黄不接,长远看下来没多大的盈利。

卫景平心道:还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存款进来,有了银子再以低利息贷出去将其盘活,只要能在存、放两种利率之间设置个差价,哪怕利润微薄,一旦运作起来每年都是巨额的收入。

但是存款从哪里来呢?

据那家有存款业务的钱庄所说,这种生意一年没有几次,可见把家当寄存在钱庄的富商大贾寥寥,杯水车薪,跟他的预想差得有点多。

怎么才能拉到存款,让当朝手里有余钱的人,无论是士子还是商人养成用钱庄的习惯,困扰了卫景平许久。

直到他有天夜里忽然想到了徐泓塞给他看的那个话本,里面开头有一段说是某地一青楼叫春云的歌妓早年间攒了一笔金银珠宝,她有心用这笔钱赎身出去嫁人,却找不到地方保管,只好将它藏在床底下的匣子里,偶然有一天被前来听曲儿的男子得知,趁她不留神打了主意,将匣子里的金银全部偷走,逃之夭夭。

春云醒来后见藏的金银珠宝不见了,放声大哭,后来遂断了嫁人的念头,从此一心一意在青楼卖笑终成花魁……

后面的故事很曲折,后来偷银子男子发迹,又回来青楼找春云……卫景平记不得这些,只感慨要是有个能长期存钱的钱庄,那些青楼女子手里有了金银,存进去不就放心多了。

青楼女子。

卫景平脑中闪过一道白光,那一瞬的冲击似乎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嘿呀,她们绝大多数手里有余钱,花不着,又不知寄存在哪里,这不正是他想拉拢的客户群体吗。

头一拨目标客户是有了,可是怎么拉拢说服她们呢?

卫景平又犯难了好几天。

直到他想起那个奉旨填词,大半生以青楼为家,让名姬争相养他,做他头号粉丝的柳永柳三变。

要是当朝也有这么个在青楼混得开的人物,给钱庄拉存稿这件事何愁不成呢。

他又暗暗寻了一阵子在京城的青楼名姬间名声甚好的才子,结果有人告诉他:“要说咱们京城里头的花魁最爱哪个才子啊,我想应该是‘听驴叫’吧……”

那人边说边吐槽:你说你都是大才子了能不能取个文雅点儿的笔名,我这都不好意思张开口像别人推荐,唉。

难道真是世人所说的,但凡才子多少有点毛病,忍忍吧。

卫景平:“……”

他上回翻话本的时候就觉得“听驴叫”此人没少光顾青楼,果然感觉准了。

于是他今天趁着休沐来梅花书坊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从书坊的掌柜口中打听出“听驴叫”这个人的踪迹,想结识一下。

柳承珏垂下眼睑哐哐咳了两声:“哎呀京城这初春的风还是这么大。”

卫景平抬头望了望,不远处新垂下来的嫩柳没有随风拂动,哪来的风啊:“……”

柳承珏陡然发觉自己说了句多么蹩脚的话,只好换了话题重新掩饰:“这《春云传》看起来挺火的啊。”

“是啊,”卫景平说道:“听说一书难求,书坊加印好多回了。”

时下无比畅销。

柳承珏心中暗喜,嘴唇微微一颤:“好啊。”

卫景平:“……”

嗯。

柳大人在说什么,他怎么有点听不懂。

柳承珏抬手点了点太阳穴:“我是说这话本既然这么畅销,一定很好看吧?”

卫景平:“怎么说呢,还行吧。”

柳承珏一咧嘴唇角扯大了,他含含混混地道:“那我不买了。”

作者有话说:

老顾:这回真的不是我,是姓柳的。

唱双簧

◎卫景平甚是期待。◎

“柳大人留步, ”卫景平厚着脸皮尬吹:“其实还挺好看的,令在下欲罢不能。”

柳承珏:“……”呵, 这才是实话吧。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自在, 指了指前头排的大长队:“排队的人太多,我还有别的事情。”

卫景平:“在下也不排了,对了柳大人,您一到京城就买这个话本, 是冲着作者来的吗?”

柳承珏曾在京城为官多年, 想来早知道“听驴叫”这个作者吧。

“我就是路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