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1 / 3)

加入书签

卫景平觉得自己只有躺平这一项选择,于是坦然道:“我尚没有学熟韵呢。”

连韵脚都不大能信手拈来呢。

宋云临见他还没开始就先服软了,面带得色,环顾四周道:“登高入空山,兴来谁与语。野径少年行,秋风动禾黍。”

“好诗。”他吟完最后一句,唐庆之带头叫好。

“确实是好诗。”卫景平也由衷地叹道。

起码他听懂了,而且对仗工整、押韵,画面感清幽美好,怎么能不是好诗呢。

宋玉临没想到他也会跟着大伙一块儿夸赞自己,心中更得意了,只是嘴上谦虚地道:“随口作的打油诗,让大家见笑了。”

“这可称不上是打油诗。”唐庆之狗腿地奉上笔墨纸砚,让宋玉临把诗写了下来,印上墨宝。

“傅兄,你作诗也不差,不来一首吗?”潘逍拿胳膊捣了下傅宁。

傅宁见他们都看了过来,有些脸红地道:“承蒙各位看得起,我这就献丑了。”

他想了想边走边吟道:“秋蝉响似筝,闲傍柳边行。潭水平如镜,叶飞细浪生。”

最后一句落地,潘逍嘴欠地道:“我以为傅兄的这首诗更胜一筹,你们觉得呢?”

众蒙童纷纷看着宋玉临。

只见他面色并无难堪,坦荡地道:“秋蝉鸣叫,残柳披拂,潭水如镜,秋叶飞扬,确实比我的更好。”

卫景平从宋玉临脸上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真诚,简直见鬼。

傅宁摆摆手道:“宋兄谦虚了,科举场上,你我这种顶多不出格罢了,没有谁比谁更出彩的。”

他们二人这般谦虚,众蒙童只有叫好恭维的份,谁还敢头铁开口作诗。

只有顾思炎这个二傻子一边掰着螃蟹腿一边拿眼去瞧卫景平:“卫四,来来来,该你了。”

他就不信他小叔顾世安眼光这么不济,一年花十二两银子买不出首艳压宋孔雀的好诗。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庄子》,2是句谚语。3出自汉代牟融的 《理惑论》。

卫景平:想一拳打爆顾饼圈的头有木有。

天下第一墨

◎“找到了给你做媳妇儿……”◎

被他这么一提醒, 宋玉临挑衅得愈发直白:“卫兄,你可是顾夫子亲自拔擢到书院的学生, 你作诗出彩, 顾夫子岂不是伯乐之名远扬?”

瞧瞧,把他跟顾世安绑一块儿去了,言下之意很明显呀,那就是他今天要不做个千里马, 老顾伯乐在外的名声就得砸了。

这捆绑法, 他给满分, 非常服气。

不过卫景平今日既然敢来与他们吟(chi)诗(chi)作(he)对(he), 那必然不是裸奔着来的, 早在日之前,他就在夜里针对中秋节的情啊景啊物啊情怀啊忧愁啊, 想了想怎么作诗,就防备着冷不丁被赶鸭子上架, 下不来台呢。

不过他还是得迂回一些, 先演出苦情戏, 遂头低下去, 脸也涨红了:“不行,不行, 我实在吟不出诗句。”

“卫四你这就没意思了啊。”唐庆之八九岁了,生得面黄肌瘦,声音细细的好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似的:“连作两句诗与咱们切磋都不愿意,难不成是瞧不起咱们?”

他这么明显地激将,顾思炎才听明白了, 这是宋孔雀那一伙儿有意让卫景平作诗, 等着看他出丑呢。

卫景平一个武官之子, 打小没有诗礼熏染,怎可能随时随地说来就来上两句?

顾思炎有些懊恼,他不该随口开这个头的,这不是坑了卫四吗。

正想着闹点动静把这件事情打岔过去,就听卫景平语气幽幽地道:“傅兄和宋兄珠玉在前,我就做一两句,勉强凑成个木椟在后的佳话吧。”

说完,他念道:“青案银杯逢甘露,玉盘佳肴添果蔬。”听傅、宋二人都在吟景,他心里有了底,便选了和他们不一样的。

说来也巧,他近来猛读贺知章的诗,其中咏物写实的要占大头,这回多少算是现学现卖了。

果然,还没等下一句出来呢,傅宁就道:“卫四这句应景了。”

他们围坐在青色的石头当成的桌案上,银白色的杯子里盛满桂花酒,细瓷盘中装着膏满黄肥的大螃蟹,潘逍正往每个人眼前添了两个新鲜的水浸过的果子,此情此景,不真叫卫景平给念活了吗。

虽说诗句远不如他与宋玉临的文藻富丽,但卫四的诗胜在极为应了眼前的景,一下子就有了辨识度容易被记住,不必作后两句,就已经丝毫不逊色了。

顾思炎见卫景平应对自如,这会儿由悲转大喜,拍手道:“好诗。”他从蟹篓子里提起一只还未下锅蒸的螃蟹放在青石板上,边拿筷子敲击边道:“谁能横行我白鹭书院,唯有卫四尔!”

那螃蟹被他敲得生气,一双将军钳上去就钳住了他的手,夹得顾思炎嗷嗷叫:“卫四救我疼啊疼……”

卫景平:“……”

“给你,”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