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祸国·归程(出书版) 第69节(1 / 3)

加入书签

会是什么呢?

这一系列想法在颐非脑中跳动,最终全被他压了下去。“那你就通知他来。我们九月初五出发去芦湾,希望他来得及。”

“若来不及呢?”

“若来不及。你留在这里看着她。我自己北上。”

朱龙权衡了一下,觉得还是秋姜更重要,便点头接受了这个安排。

颐非觉得手脚有了些许力气,便起身下榻,蹒跚地走到秋姜面前。

他注视着她看了许久,最终默默地帮她盖上被子,吹熄了一旁的蜡烛。

睡吧。

不管如何,先养好伤。

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黑暗中,颐非摸索着回榻去睡了。而一直沉睡着的秋姜却轻轻睁开了眼睛。

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棱照在墙上,光影交织,边界模糊,分不出黑白。

她盯着面前的墙,似乎想了很多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

此后的半个月,秋姜跟颐非就在朱家铺子老老实实地养伤。颐非的毒很快就排清了,恢复了活力。秋姜却一直咳嗽,手脚冰冷,酷暑天还要挨着火盆取暖,恢复得比想象的慢。但她却似一点都不急,还变着花样的想吃新的菜肴。

颐非哀叹道:“我不会做饭!我只会吃!”

“我知道你不会。但有人会。”

“谁?”颐非将猜测的目光落到一旁捣药的江晚衣身上。江晚衣愣了愣,道:“我只会煮粥。”

最后,坐在角落里磨剑的朱龙默默起身走了出去。

颐非惊讶道:“朱爷擅厨艺?”

结论是:朱龙真的擅厨艺!

无论秋姜点什么,他都做得出来,味道还挺好。

颐非吃了几口,赞道:“朱爷高才。”

“我已很多年没下过厨了。”

于是颐非又赞:“宝刀不老。”

一旁的江晚衣忍俊不已,而秋姜安静地吃着饭,苍白的脸上带着某种恍惚,像在追忆些什么。

颐非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问她道:“你在想什么?”

“想四儿和公爹。”

“他们怎么了?”

“他们都很擅长厨艺。”秋姜说到这里看向朱龙,“他们都死了。”

江晚衣顿时一口饭呛在了喉咙里,赶紧灌了好几口茶才止住,再看向被“间接诅咒”的朱龙,朱龙果然不悦地瞪着秋姜:“真对不住了,我还没死。”

“我明天想吃干笋老汤鸭。”秋姜放下筷子,一脸冷傲地离开了。

朱龙当即就要摔碗,被颐非连忙拦住:“别跟病人计较,朱爷您多担待。我去给买鸭子,我最会挑鸭子了。”

江晚衣好奇道:“三皇子还会这个?”

“曾跟鸭子一起住过一段时间。”颐非想起当时的遭遇,很是一言难尽。

红玉一直被关在柴房中,颐非去审问她,她睁大眼睛道:“七儿为什么不来?叫她来!她不来,我一个字也不说!”

秋姜却偏偏晾着她,就是不去见她。

红玉压了一天天的怒火,嘴上起了好几个大火包。江晚衣无意中看见了,便捣了幅药给她抹上。

红玉认出了他,很惊讶,继而不屑道:“怎么哪都有你?”

“你见过我?”江晚衣并不介意她的无礼,敷药的动作依旧轻柔。

红玉立刻否认:“没有。”过了一会儿,又道,“听说你见人就医,不管对方是何身份,是好人还是坏人。看来果真如此。”

江晚衣笑了一笑:“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你傻呗。”

“在外游走,难免遇到各种麻烦。若我只治好人不治坏人,那坏人看见我,不会手下留情。可我是个只要你有病就给你医治的大夫,坏人就会想着日后也许会用上我,便会有所顾忌。”

红玉一愣。

江晚衣敷完药,收拾药箱起身道:“放宽心思,按时吃饭休息,三日后便好了。”

红玉瞪着他,眼看他就要迈出门槛了,忍不住道:“就算你这次医治了我,将来落在我手上时我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江晚衣没有回头,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飘然而去。

红玉注视着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拐角处,再然后,被另一张放大的笑脸所取代。

红玉吓了一跳,下意识往后一挪——只见颐非不知何时进了柴房,此刻正从横梁上倒挂下来笑嘻嘻地看着她。

“你要……”她的话还没说完,颐非已将布团塞回了她口中:“听见没有?放宽心思,少说话多睡觉。”

手脚依旧被捆嘴巴被塞的红玉气得鼻子都歪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虽说时有磕磕绊绊,但比起之前的危机四伏,此刻的平淡便呈现出了难得的安宁。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当薛采来时,这种安宁就会被打破。而打破之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