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王妃从良王爷请指教 第408节(1 / 4)

加入书签

“至于四海商会里的那些大家族,确实是有些不少人转而选择了太子。这些人做得很是隐晦,并没有太过张扬,不过我一直都让人盯着。”

凤明阳笑了笑,只是笑容里似乎泛着冷意,“你做得很好。”他不会做飞鸟尽良弓藏的事,但更不会以德报怨,背叛过他的人,绝不可能再用!

梅玉书用了小半个时辰才将这两年多时间发生的一些大大小小,牵涉到比较重要的事情里的事跟凤明阳汇报了一遍。

然后是严知君和梅戈。

这两人在官场上顶多算是新秀,小喽啰,官不大,职位也不重要。但是官小有官小的优势,那就是能更多的了解到下层官员的心声和态度。

至于朝廷上的,自然会有人来跟他汇报。

凤朝阳还是太小瞧他了,他一个从小不在燕京长大的人都能把控朝廷,他从小就在燕京长大,又早早就开始谋划了,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让他把他的势力都铲除掉呢?他重生之后唯一算漏的就是凤朝阳,不过算漏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这次回来就该把一切都结束了,他还想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呢。

一想到是因为凤朝阳自己才不得不和阿南分开,更因为这样才不能在阿南身边照顾她,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凤明阳心里就控制不住的涌出了一股暴戾之气。等着瞧,这笔账很快他就会从凤朝阳身上讨回来的!

然后严知君和梅戈两人又花了小半个时辰将这两年多官场上的一些事说了一遍。

“明阳,你回来之前让我们做的事我们都做了,一开始效果似乎不错,但是后来不只是太子府,似乎朝廷也暗中出手,然后舆论慢慢的就被压下来了。现在估计都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了,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严知君很是不满的说着,心里对宫中那位很是有怨言。

皇上是脑子坏了吧,不然的话为什么明知道凤朝阳血脉不正统还要维护他。难道真的要将凤歧国江山传给一个身上流着西唐血脉的人吗?明阳到底是哪里不好,他为什么偏偏就看不到明阳?

这做皇帝的偏心眼起来可比民间的那些爹厉害得多了!民间的爹偏心眼,嫡子少的是家产,这皇帝偏心眼,嫡子少的就是江山啊!

凤歧国先祖当初就不应该立下那条规矩,江山就应该传嫡!立什么贤啊,立嫡立长不是挺好,这样一来不就省很多事了吗?

严知君胆大包天的在心里狠狠的吐槽着。

“是啊,一开始我们做的那些事对太子影响确实是很大的,民间的声音也渐渐大起来了。可是后来时间一长,朝廷上也没有任何举动,这落在旁人眼里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了。所以大家就又开始怀疑了起来。”梅戈也是惋惜得很,如果当时王爷在燕京的话,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凤明阳轻笑了一声,说道:“怎么会是白费了呢?也多亏他们把舆论打压下来了,不然的话日后的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几个人一愣,相视了一眼,然后齐齐望向了凤明阳,严知君最心急,问道:“明阳,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还有后手?”

凤明阳斜睨了他一眼,“我是那种会做无用之功的人吗?我既然让你们那样做,自然是都已经考虑到了所有的可能,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严知君眼睛一亮,哈哈大笑了出来,“我就说,这件事能就这么过去了,不可能嘛。你果然还有后招啊,那你准备什么时候使出来,我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太子倒霉了!”

凤明阳听到他这话,不由得低笑了起来,“这种话你还是在我面前说说算了,千万别在外面说,免得给人捉住了把柄,这样的话到时候就有你罪受的。”

严知君嘻嘻的笑了起来,“我才不怕呢,你现在回来了,我还怕什么啊。再说了,我一个小喽啰,凤朝阳估计没多少精力放在我身上的。要多注意小心的人应该是你,他应该会很快就对你出手了。”说到最后他神色一正,严肃的道。

凤明阳摆了摆手,“我这里不用担心。”

“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直接说。”梅玉书道。

凤明阳点了点头,“时候不早了,你们都先回去吧。有事我会让人跟你们说的,不然平日你们一切如常吧,该干嘛干嘛。”

三人见时候确实不早了,这才起身告辞离开了宁王府。

这一晚倒是有无数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特别是太子府,书房里的灯亮了半宿,直到五更天才终于熄了灯。

皇上已经放话让宁王休息好就可以重新上朝,也就是说至少宁王会恢复到离开燕京前的位置,甚至还有可能更上一层,因为皇上的态度已经摆在这里了。皇上的态度决定了一切,而这也会影响到朝廷大臣的态度甚至是立场。

于是才第二天宁王府就已经门庭若市了,不知道多少人带着礼物坐着马车就过来了,想要趁着宁王还没有上朝的时候来拜访一下。但是人实际是有些多,总管都安排不过来,最后只得是安排先来后到的规则,排队进宁王府。

是了,出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