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王妃从良王爷请指教 第351节(1 / 4)

加入书签

赵老爷子一听顿时一口气没喘上来,眼前一黑,直直的往后跌了下去。

这下子赵家更乱了。

宇文龙启在自己的王府里听到这些消息正写着字的手一顿,一大滴墨汁就滴落在了宣纸上,破坏了原本写得好好的一篇字。

看着那滴墨汁,他叹了一口气放下笔,随后将那废了的纸随意的揉捏成一团扔到了一旁的纸篓里。

“没想到这样还是失败了,真是可惜了。”

“王爷,接下来要怎么办?摄政王府死了一个公子,赵家就更加不用说了,赵友新是二房的嫡长子,现在却昏迷不醒,还有大房的赵富春,听说现在都还没有找到人,估计也是凶多吉少了。这个阮伽南手段可真不小,一下子就把摄政王府和赵府搞得天翻地覆。”和宇文龙启说话的是京都冯家的后辈。

这个冯家其实就是冯侧妃的娘家,冯家在京都也身处一流世家行列,只是排名比较靠前,而且这些年也渐渐的有被挤下来的趋势,所以冯家是绞尽脑汁的想要保住冯家在京都的地位,甚至是想要更上一层楼。为了能让冯家更上一层楼,冯家是早早就选择了站在了宇文龙启的阵营里,是宇文龙启的人。

冯家子嗣也不少,但是却是女儿居多,儿子少了些,对大家族来说自然是儿子越多越好,像是赵家,女儿少,可是儿子多啊。冯家的女儿多数是嫁入了京都的世家当中,姻亲关系复杂盘根交错。其中嫁得最好的就是冯侧妃了,或者不能说是嫁,冯侧妃只是侧妃而已,但到底是入了摄政王府的。

只可惜……

宇文龙启听到他的话笑了笑,“是啊,这个阮伽南,在燕京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还有凤明阳也是,看着虚弱不堪一击,可是实际上却是心思深沉,惯会装无辜,喜欢伺机而动。白龙寺的事他们两夫妻怕是早有意料到,做好准备,就等着别人送上门了。”

不然哪能是一出手就折损了这么多人,顿时这么大,不管是摄政王府还是赵府都是损失巨大,白白便宜了阮伽南和凤明阳。

冯智绅蹙着眉头,对阮伽南这个庄亲王口中颇为忌惮的女人很是好奇。她真的有王爷说得那么厉害?一个女人真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不过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倒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宇文龙启说道。

冯智绅抬起了头,有些疑惑,“这话何解?”

宇文龙启笑了笑,“摄政王府原本只有三个侧妃,现在一个被降为了侍妾不说,唯一的儿子还死了,大公子以后估计也是翻身无望。这不就剩下冯侧妃和她生的儿子了吗?冯侧妃可是你们冯家的人,虽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到底是冯家的骨肉血脉。你们冯家也应该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利用这层关系了,有什么恩怨不能好好说清楚的,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适当的时候低个头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提到冯侧妃,冯智绅面色顿时就变了变,表情有些尴尬,有些无奈。

“王爷,冯侧妃和冯家的关系如何王爷你又不是不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虽然不清楚,可是我记得小时候祖父祖母也是曾经试图挽回修补和冯侧妃的关系,但是她并不领情。这么多年了,同住在京都,可是却连一句话都没有送回冯家过,甚至连当年祖母死了,她都没有回来,只是让人递了话……”

这样冷淡的关系还能怎么利用?不是他们不想和冯侧妃搞好关系,是冯侧妃不领他们的情!小时候他不懂,长大后听了爹娘说才知道一些当年的事。不外乎就是祖父祖母强迫冯侧妃进了摄政王府当侧妃,可这明明已经是最好的出路了不是吗?以当年的情况来看,她能进摄政王府当侧妃难道不比外嫁低嫁更好?

可是她却因此恨上了祖父祖母,甚至是恨上了冯家,这么多年从来不和冯家来往,几乎是断绝了关系。这是个狠心绝情的人,这样的人就算现在冯家继续舔着脸上去讨好,她也不见得会接受!

冯智绅对冯侧妃这个姑姑是颇多怨言,甚至是不喜的。

身为冯家人,却没有丝毫为冯家牺牲的意识,冯家养了她,她回报一二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况且她根本就还没有为冯家做过任何事,进了摄政王府也从没拉扯过冯家,要不然冯家的地位能渐渐下滑,以至于早早就站队了?

宇文龙启对他的话有些不以为然,“没有解释不清楚的误会,若是有,那也肯定是你们做得不够。就好比如我瞧上了别人的一件宝贝,一开始我打算出一百金买下,主人家不愿意,我又出到了五百金,主人家还是不愿意。可如果我出到了一千金,五千金,甚至是一万金,你说主人家会不会愿意卖给我呢?”

所谓的冷漠,不原谅,不过是因为冯家摆出的姿势,能带来的利益不能打动她罢了。

以前摄政王府后院三足鼎立,又没有正妃,可是现在,有了正妃,三足鼎立的局面又被打破了,皇叔就只剩下一个可用的亲儿子,冯侧妃难道就真的没有一点心思?呵呵,不可能的,以前或许没有,可是现在,唯有脑子有病的人才没有。

可是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