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朝为田舍郎 第202节(2 / 3)

加入书签

,交战次数多了,遮羞布已没必要了。”

“反正,大唐想吞了吐蕃,吐蕃想吞了大唐,就是这么简单。我经略安西这些年,与吐蕃贼从来都是不宣而战,往往和平了几年后,吐蕃突然入寇,进攻的地点通常是安西的于阗,河西的凉州,陇右的鄯州。”

顾青喃喃道:“古代人民果真是既朴实又耿直,打仗都不需要理由……”

高仙芝看了他一眼,神情有些迟疑。

顾青看懂了他的表情,于是笑道:“节帅,如今已是战时,末将说过,若遇战事,末将与麾下兵马听从节帅调遣,请节帅接管四镇兵马,准备抗敌吧。”

高仙芝松了口气,叹道:“顾侯爷深明大义,愚兄佩服。”

说完高仙芝神情忽然一变,最近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浑然不复,整个人气势忽然变得凌厉起来,像一柄刚拔出鞘的绝世宝剑,毫无顾忌地吞吐锋芒。

从顾青第一次见到高仙芝以来,只有这一刻他才像一位真正名垂青史的名将。

“派出快马,召四镇兵马赴龟兹城,节度使府擂鼓聚将!”

……

龟兹城内,节度使府中,众将聚于一堂,很多面孔都是陌生的,他们大多是从另外两镇匆匆赶来。

高仙芝面沉如水,站在主案前一言不发,顾青坐在高仙芝的右侧,边令诚作为监军坐在高仙芝的左侧。

众将面色平静,显然对吐蕃突袭于阗并不意外,他们习以为常。

边令诚却不停在高仙芝和顾青身上打量,眼中露出不解之色。

原本边令诚以为遇到战事后,高仙芝和顾青会因为争夺安西四镇指挥权而大闹一场,可此刻见高仙芝和顾青表情平淡,高仙芝照例站在居中主位,显然这一次抗击吐蕃的指挥权仍在他手中,顾青却似乎毫不介意,心甘情愿地坐在旁边充当配角。

这……剧本不对呀!

顾青来安西的目的不是来夺权的吗?这次战事是多么好的机会,再说顾青手中有一万精锐兵马,又有他这个监军站队,为何不夺权?若战事还是由高仙芝指挥,稍有失当的话,长安方面又会下旨斥责,边令诚也会跟着挨骂,所以边令诚其实是希望顾青来接管指挥权的。

从古至今的监军之所以大多是坏人,是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在主帅的眼里,战争就是战争,战争只需要打赢,不需要思考战争以外的因素。

可是在监军的眼里,战争的胜负反而是其次的,他们只会站在政治的角度,一旦站在政治的角度看待战争,那么立场便不一样了。

朝堂上错综诡谲的关系,天子复杂难明的心理,军队内部勾心斗角的争斗,这些都比战争的胜负重要,为了政治的需要,主动输掉一场战争也在所不惜。

所以此刻边令诚对吐蕃入寇并不怎么关心,他关心的是顾青为何不夺高仙芝的兵权,陛下的意思不是让他来安西牵制高仙芝吗?如此绝佳的机会他却什么都不干,主动将兵权让给高仙芝……

边令诚暗暗在心里的小黑本本上记了一笔,决定回头便向长安上疏。

顾青浑然不知有生以来即将第一次被人背地里告黑状,他的注意力放在堂前的众将身上。

听着众将领唱名而入,顾青仔细聆听,可惜的是,除了马璘以外,再无任何耳熟的名字。

顾青默默统计了一下安西都护府的名将,只有高仙芝,封常清,马璘三人,其他的名将大多在别的都护府,比如哥舒翰,就是“哥舒夜带刀”的那位,或是在长安,比如郭子仪和李光弼。

众将到齐,高仙芝环视四周,缓缓道:“十日前,吐蕃贼发兵三万入寇于阗,于阗守军不敌,已然败退,我大唐王师身负皇恩,有守土抗敌之责,战事已启,自本帅以下,人人当须奋勇,以躯报国,勿负天子与子民。”

一阵甲叶撞击声,众将一齐抱拳行礼,轰然道:“是!”

高仙芝点头,道:“今日始,安西四镇兵马集结于龟兹,龟兹镇驻军马上派出斥候,打探吐蕃贼军动向,并沿玉河方向寻找于阗败退守军,与其联络,收拢败军,三军整备粮草军械,征调民夫,安西都护府各城池关闭,城中宵禁,快马向北庭,河西,陇右都护府通报军情,各将点齐兵马,做好战备,准备出征迎战吐蕃贼军。”

“是!”

高仙芝扭头看着顾青,道:“副帅可有话交代?”

顾青微笑道:“末将无话,麾下一万兵马,一万五千匹战马,粮草与兵器若干,任由高节帅调遣。”

边令诚闻言眼中瞳孔猛地一缩。

高仙芝却满意地笑了笑,顾青在众将面前态度摆得如此谦逊,显然是给足了他面子,高仙芝心中暗暗领情。

当然,给面子归给面子,高仙芝很清楚,如果他真要绕过顾青调动他麾下的一万兵马,顾青一定会当场掀桌子翻脸,什么是真话,什么是走过场,大家心里都明白。

沉吟片刻,高仙芝道:“临阵不可换将,此为兵家大忌,副帅的一万兵马仍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