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节(2 / 3)

加入书签

他没地儿倾诉呢!

“我跟你们说,那个姓郭的,真的是太过分了,他居然想骗我辞职!

虽然不是现在吧,但是他跟我说以后他想去办一个什么补习班,什么教学机构,这不就是和学校打擂台吗?

学生在学校已经学得够累的了,还要去补习,还有没有休息时间了?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跑去办补习班,去教学机构上课,那还上学干什么?白浪费两分钱,你们说是不是?”

梁老师现在急需大家的认同,所以他现在非常想听到赞同他的回答。

没想到,在他说完后,周老师居然率先说了句,:“这个郭老师,果然是个聪明人啊。”

霍飞宁补充,“确实,聪明人,还挺有元件的,确切的说,是个精明的生意人。”

: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不是,你们不觉得他这个行为,很……”

“很什么?”阿华歪着头,好奇的问道。

梁老师忽然卡壳了,反正他就是觉得不好。

“那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还不够吗?还要去补习,这不是没有休息时间了吗?没有足够的休息,就没有精力上课,上课不专心不认真,学不到什么,然后成绩差,又去外面再花钱补习,这不是恶性循环吗?”梁老师边说脑子边转,说完就觉得自己脑瓜子实在是太聪明了,他就是想说这个!

学生们如果上课的时候可以好好听讲,平时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可以买点练习题做着,不懂的可以问老师,不耻下问,和同学们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还需要补习吗?

完成了作业,掌握了知识,就可以玩了啊,该玩的时候好好玩,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这样才是快乐的学习方式。

“梁老师说的也有道理,当然了,这种情况,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办补习班,有利有弊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就怕失控,只要适当运用,就是挺好的。

不过这个时候能想到办补习班,郭老师真的,眼光很超前,是赚大钱的人。”

梁老师心里有气,他们越这样说,他越觉得看不上郭老师了,他冷哼一声,“哼,资本家做派,生意人而已!如果教书育人是生意的话,那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全都是生意好了。”

“我就不喜欢这样!我当老师,就只是想当老师,想教好学生,仅此而已!

学校就是给学生们学习知识和做人的地方,去补习班,老师会教你为人处世吗?不会吧?补习补习,这不就跟民国时期,有钱人家找那些留过洋的家教一样,是有钱人才玩的东西嘛。

如果有钱人除了上课外,还要去补习,把普通人甩出一大截,那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能力上补习班的孩子,不是更追不上他们了吗?他们加倍努力,都追不上了啊,因为就这么点东西,他们能接触到的只有这些,那些有钱的,可以学会更多,他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了,这不公平。”

梁老师这会有点偏激了,霍飞宁冷静的说了一句,“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从出生就在罗马。

有的人拼劲努力完成的梦想的,到达的终点,只不过是别人的而已。

但是学习,确实是普通人能改变命运的最直接最能看到回报的一条路了,梁老师,别想太多了,哪怕没有郭老师开补习班,也会有其他人开的。

郭老师至少是真的有能力的吧,他至少在教学上,能力很强,这一点毋庸置疑。”

梁老师承认自己刚才是急了,因为他以为,霍飞宁他们和他是朋友,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应该毫无条件的站在他这边,跟他一起鄙视郭老师的,可是他们却说他聪明。

他也知道郭老师聪明,他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圆滑,不会讨好人,所以他只能在学校里,当一辈子老师。

像郭老师这样的人,他就可以一直往上爬,甚至还可以出去,自立门户。

梁老师内心泄气极了,叹了口气,“对啊,霍老师说得对,有的人从出生就在罗马,起跑线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以后,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出现,有的孩子会特别特别优秀,多才多艺,从出生,他们就和其他学生拉开了距离的,不会因为没有补习班的存在,就改变这个事实。”

梁老师又长叹了一口气,“可是,补习班的价格想必不会便宜,有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钱上补习班的,他本来很刻苦很努力,然后成绩很不错,但是那些上了补习班的,等于是比他们又多学了一遍,甚至还超前学习了其他东西,那考试竞争就会更加的激烈,原本考一百分是优秀学生,绝对可以上一个好高中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去补习班补习了,考一百多分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能考一百多分,那就有可能让哪怕考了好成绩的学生,也没有高中上了!”

梁老师的话,让办公室里有一瞬的沉默,阿华眨了眨眼睛,忽然深刻理解了梁老师说的话,理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