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8节(1 / 4)

加入书签

有两家杂志都给她写信约稿,因为没有周琛九的地址,但是业内都知道周琛九和霍飞宁是夫妻,所以还有找周琛九约稿的信件写到霍飞宁这里来了,想找周琛九写几篇诗歌。

而霍飞宁自己则是推掉了约稿,因为快期末了,她得把重心放到工作上来,先抓好学生们的学习,还有纪律。

期末快来了,大部分老师也紧张了起来,毕竟学生们要是成绩不好,他们也不好过,也是会挨批评的,尤其是班主任,当班主任,责任是很大的。

绷紧了神经一直坚持到期末考试结束,批改完试卷,总算有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霍飞宁才松了口气,虽然这些孩子们比起她在天中的学生们来说,成绩确实是差了一些的,当时霍飞宁第一个学期,期末老师,优秀以上的,可是达到了三分之一,然后良好的也有一大半,只有少数中等的,总之就是总体成绩都很好。

而现在在颠松中学的这一批学生们,有特别优异的,各科成绩都很拔尖,但是更多的是中等的,还有很少一部分是中等偏下的,偏科的比较多,理科很多同学都考的比较差,数学和物理不及格的都有十来个,霍飞宁还以为自己班级要垫底了,没想到其他班级还有更低的,也是数学和物理比较差,总算他们不算是差的,中等往上,还有两年半的时间,可以把成绩提上去的。

霍飞宁给同学们都布置了寒假作业,还有每一个学生的评语,以及寄托,还有安全防范意识,然后开始了寒假生活。

放寒假了,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霍飞宁可以没有压力的写稿子了,也可以带周圆圆去玩了。

上个礼拜,他们也收到了老家那边的来信,说一切都好,地里收成也好,老二两口子,把地种的特别的好,让二老不要担心地会荒废了。

当然了,也不能年年种,也得让地休息一会儿,所以明年上半年他们就不打算种他们爸妈的地了,后年再说。

还说了不回来过年也好,省得折腾,虽然说可以开车,但是毕竟也不安全,总归是坐火车安全的,所以他们也很支持周琛九他们不回家过年,毕竟六月才过去的。

为着过年的事情,霍飞宁和周琛九煞费苦心。

两人偷偷在空间里,装了一袋子白糖,还有红糖,还有糖果,饼干,反正他们家不来客人,别人也不会发现这些糖果饼干包装没见过,很新潮,王兰和周二根他们,也不知道外面都有什么样的周琛九说是托人家帮忙买的就行了。

毕竟他们也不知道他托的是谁买,他直接说人家是外国回来的,或者其他城市回来的,所以买的东西和他们这地方的不一样。

空间里有的瓜子,花生,也被他们拆掉了包装,装了好几袋子,够这几个月他们坐在家门口吃瓜子吃花生晒太阳了。

这是他们在油城过的第一个年,他们不想亏待了自己,也不想让爸妈感到无聊,所以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可以让他们在家里看电视,嗑瓜子,要是能认识一些不错的邻居,那就更好了。

确实他们也认识了一些邻居,这里当邻居要比之前租房那里的感觉好相处很多,大多都很淳朴,热情,总是笑呵呵的,就是语言不通,好在这个时候,王兰和周二根,已经可以听得懂他们这里的话了。

所以丝毫不影响他们沟通,他们当地人就说当地话,王兰和周二根说普通话,大家都能听懂,还有人教王兰和周二根说这里的话呢,说现在听得懂了,以后就可以开口说了。

因为在门口的地里种了菜,王兰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也认识了一些当地的朋友,他们的那块地就在路边,隔壁还有其他人的田,还有来来往往的人路过,都看到她在拔草啊,浇菜啊什么的,都会停下来打招呼,聊上几句,一来二回的,就熟悉了起来。

一熟起来,这可不得了,今天这家给几个丝瓜,明天那家给几个茄子,还有种玉米的,这两天,霍飞宁他们晚上都吃了玉米呢,糯性的玉米,周圆圆可喜欢吃了,香香的软软的。

玉米吃了对身体又特别的好,邻居们给的玉米,可太招霍飞宁他们稀罕了。

当然了,他们也会回东西给人家,大家你来我往,互相帮助互惠互助,处得很好。

王兰种的生菜特别的大颗,又鲜嫩,还有土豆,也特别的好,这会土豆都已经出了,她去挖了好几桶回来,分了不少给别人。

还有荷兰豆,有几个和王兰交好的,他们的孙子孙女,王兰看到时,也总会给他们吃糖果,饼干这样的小零食。

自从住这里后,他们就没有花钱买过青菜了,每一家种植的都不一样的,就很容易吃到别人家的不同的蔬菜,交换着吃,很有意思。

不过霍飞宁发现一件事情,他们这里的人,特别的信神,很虔诚,他们住的这个地方,其实是一个大村落,就在挨着县城的郊区的地方,他们这个村叫做艾藤村,村民们合伙出钱,当然还有村委会里,也出了前,盖了一座寺庙,每逢过年过节,他们这里的人,都会挑着担子去拜神。

拜神还是跪着磕头的那种拜,还挺麻烦的,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