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0节(2 / 3)

加入书签

两位贵公子,都会拍照,所以他们给大家拍了很多照片。

同学们都哭了,一直喊着霍老师一定要记得回来看他们。

霍飞宁心里也很舍不得,这帮孩子是她第一次教书以来的孩子,从初一到初三,看着他们毕业,他们是她一手培育出来的。

这帮孩子们,每一个都那么的善良,淳朴,或许一开始有品行不端的学生,但是后来都改了过来,还都是十几岁的年纪,三观都还没有形成的时候,需要老师引领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走。

在二班狂欢哭泣的时候,三班的人也来找霍飞宁了,他们因为霍老师,事事都要和二班争。

二班的人自然也办了一个谢师宴,在自己教室里,喊上了班主任,然后又去喊霍飞宁。

每一个初三的老师,都会被喊进去。

连校长都说,这一届的孩子,是最活泼又最重感情的学生,特别的鲜活,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最后,霍飞宁跑了四个班级,不止是她,每一个老师都去了每一个班级,初三四个班级,彻底的狂欢起来,无数人在欢呼,哭泣,明天过后,可能就分道扬镳。

霍飞宁拍了好多好多照片,她是真的要离开这个学校,离开这座城市,这一刻,才感觉到那么的不舍,难过。

她的公公婆婆,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突然要离开这里,去到新的地方,又会是什么感觉呢?

霍飞宁忽然觉得这对他们来说,很残忍。

过两天周琛九就会回来了,开车接他们过去那边,到时候再跟公公婆婆说一下,让他们留在这里,也可以的,不一定非要跟着他们去油城。

如果他们是真的想去,那就一起去吧。

看着这帮孩子们这么热情,校长也澎湃了,让几位老师出去买酒,难得醉一回,他们几个老师喝了几杯小酒,跟着疯狂一回。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一眨眼就过去了,初三的毕业典礼,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散场,老师们组织着护送学生回家,还有的住宿的,明天白天再走。

霍飞宁倒是自己开车回去了,即使这么晚了,她东西都收好了,不在学校宿舍了,早就拿回去了。

这下是真的毕业了,第二天,霍飞宁出去吃饭,学校里的老师们,请她吃饭。

本来应该是霍飞宁请的,但是校长说,不要她请,等她下次回来,再请他们吃,又不是不回来了。

霍飞宁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遇到那么好的学生们,还遇到这么好的同事们,校领导,都是那么的有人情味,天中,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学校。

共事了三年,大家都很熟了,霍飞宁要离开了,他们说,作为同事,请她吃顿饭,也是应该的。

校长让霍飞宁到了那边安顿下来后,给他们学校这里写封信,或者打电话也行。

对霍飞宁来说,当然还是文字沟通,更受她喜欢,还可以保存,这些都是美好的印记。

霍飞宁跟昔日同事们告别,收下了他们的礼物。

第二天,周琛九回来了。

:沿海地区咸湿的浪漫

周琛九回来后,就是收拾东西去油城了。

霍飞宁和周琛九问王兰和周二根,如果不方便去的话,就留在家里就好了,他们在那边自己可以照顾孩子的。

霍飞宁在学校,也可以带孩子,送去托班,这个时候,都有早托和午托的,因为很多双职工家庭,要上班,带不了孩子的,托班就很方便。

可是王兰心疼孙子,说才两岁多,就要送去托班,托班那么多小孩子,哪里顾得上哦,肯定会有看不过来的时候,还是自己带着放心。

以后周圆圆自然也是要读大学的,说不定还要读博呢,王兰一想到自己的孙子,两三岁就要开始读书,一直读到二十多岁,万一他要读博,那读出来都多少岁了?有读不完的书,所以根本不急着两岁就送去托班啊!

至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她其他几个孙子孙女,哪个不是开开心心玩到六七岁的,两岁就送去给人家带,她反正舍不得。

所以王兰坚持要过去,周二根主要是舍不得自己老婆,反正王兰在哪里,他在哪里。

现在他们家本来也没种多少地了,老二种了不少地,他们如果一起去油城了,他们的地,就给老二种,这样也不至于荒废,老二两口子勤快,他们种的过来,而且几兄弟姐妹都在家里,都会互相帮忙,农忙的时候,老大,还有冬雪家里,还有他们大伯家里,都会来帮忙,这么一大家子,也不怕做不过来了。

所以他们还是决定过去,再说了,还没有体验过那边的生活呢,那边是靠海的,他们这边其实也有海,不过是在别的县,他们县城是没有的,而且他们这边的海域,没有那边的大,周琛九说他们那帮滇松县,就是靠海,下面可多渔民了。

那大海鲜,想到就流口水。

于是,霍飞宁和周琛九,带着爸妈,带着孩子,带着行李,塞了满满一后备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