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节(1 / 3)

加入书签

落薇寻出了步筠从前为她做的所有少女衣裙,洗净晾晒,一条一条挂在海棠花初开的园中。

烟萝守在她的身侧,低声道:“娘娘,逯侍卫的茶,小人已遣人为他送去了。”

落薇仰起头来,纱制的衣带和着微风拂过她的面颊。

烟萝继续道:“娘娘此行仓促,尚未择定撞破人选,若有万一……”

落薇却只道:“时候差不多了,先为本宫更衣罢。”

更衣完毕后,皇帝身侧的内官亲自来接,烟萝跟随着皇后的辇轿低头前行,在西园近前遇见了一位服绿的文臣。

“微臣给皇后殿下请安,请殿下恕臣不敬之罪。”

辇轿经过那位年青臣子后,她抬起头来,看见了皇后意味深长的眼睛。

人选大抵择定。

“天色似有不好,你回去一趟,嘱咐宫人将园中的衣裙收了罢。”

“是。”

……

烟萝回想着这些旧事,跪在内室的蒲团上,三叩三拜,眼看着皇后寻出了点红大会几日之前,张步筠托人为她送来的手信。

手信之中附了一把铜制的钥匙和一枚碧玉指环,是她决意赴死前一日从逯恒手中窃来的。

她的信中尽述一切,手信、会面、猜忌,毫无保留地为她写下了自己的谋算,于她而言,枕边人的背叛兼之日夜熬煎的愧疚,实在不能支撑她继续。

落薇重看那封信,心中想着,你我枕畔之侧皆为蛇蝎,聪慧与否,都难以在短期之内察觉,正因为是亲爱之人,才会在真相大白时绝望至此。

可是你啊……

世间好人不长命,大抵总是因为太过坚守心底道义,纵然这道已被心怀恶念者践踏得粉碎,仍有人前赴后继。

她自有千万种使张步筠不必身死、又能处置了逯恒的手段,但在她谋划一切之前,张步筠就为她做出了选择。

“妾有愧念,舍身不悔,今此良计,奉献殿下,盼此一命,得报夙仇。来世结缘,盼与重见,襟怀洒落,素心不染。”

“筠绝笔,敬上。”

筠乃竹也,风度林立,纵是世间名种花草,难有此气节。

烟萝看见窗前花笺上有皇后留下的回信。

“……时是盛春,新花零落。恩不可忘,情不能弃,人世八苦,兼怀感伤。”

落薇将那张详细记述了张步筠所见所闻的信和自己所书的花笺一同丢入香炉中,眼瞧着它们合焚为一片寂然的灰烬。

“西园荒废,又逢命案,实在不详,传本宫旨,令花匠除去旧时枯草,尽种青竹罢。”

偷催春暮(一)

从皇后殿中离去之后,叶亭宴折返乾方殿,宋澜尚未议完事,他在侧殿中站等了一会儿,隐隐约约听见屏风内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一时是“江南万民如何能等”,一时是“边疆战事犹未清去”。

他站在宫殿的阴影中,忽地忆起从前听过的言语,说储君心怀寰宇,总是想着事事周全,可世事纷繁不一,如何能够抓牢两端、不至失去?

锁骨下的伤口叠着旧日短刀穿刺的痛楚,让他一时不能忍耐,捂着胸口退了一步。

阳光从面前花窗的缝隙中射入一束,明亮之地皆是漂浮的尘埃。

宋澜恰好在此时出来,见他情态,便问:“亭宴,你可好些?”

叶亭宴飞快地将自己从这样的情绪中抽离,拱手恭敬道:“谢陛下关怀,臣已无大碍,此案亦毕,今日便可出宫去了。”

政事堂中几位年迈大人并三司上卿自二人身侧路过,知是传闻中小皇帝宠信的低阶官员,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玉秋实深深地看他一眼。

他不介怀这些目光,平静地站在原处,待人走尽后,宋澜才再次开口,含义不明地赞了一句:“好。”

随后又问:“皇后可有怀疑?”

叶亭宴答:“娘娘起初愤怒,痛骂了逯侍卫几句,说要厚葬司衣家人,后只是伤怀,道了好几句可惜。”

宋澜本有些不信,听到他说伤怀时才叹了一口气:“司衣是皇后少时便结识的密友,为她伤怀,也是应当。”

他抬手拍了拍叶亭宴的肩膀:“此事你做得极好,出宫之后去趟刑部,将人了结了罢,朱雀司甫立,用得多了,老臣总会有些不满。”

他言语之意是叫叶亭宴替他处理了逯恒,本以为叶亭宴文人出身,会对此事有些抗拒,结果他只是深深拜过:“陛下放心。”

宋澜恍然道:“朕差点忘了,你也是将门出身。”

叶亭宴辞别后,出了东门,早有马车等候在此,他上了车,裴郗便一言不发地将一条崭新丝缎系在了他眼睛上。

见他面色雪白,裴郗便问:“公子,出了什么事?”

不在宫中时,裴郗执意不肯叫“大人”,又不能继续称“殿下”,艰难改口,如今只叫“公子”。

叶亭宴沉声道:“我猜对了。”

裴郗手边一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