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8节(2 / 2)

加入书签

不老。

从那之后,雍正就经常服用这种既济丹,而且还赠给鄂尔泰、田文镜等心腹服食。

据说鄂尔泰服用了一个月之后向雍正奏报,表示大有功效。

雍正对此颇为自得,在赠给田文镜的时候,还表示自己正在服用它,从未间断。

他还要田文镜放心,表示:“此丹修合精工,奏效殊异,放胆服之,莫稍怀疑,乃有益无损良药也。朕知之最确。”

然而,在雍正十三年,他突然驾崩,乾隆仓促登基。

他的死因无人知晓,传闻众多。

有传说说他是累死的。

由于康熙晚年的宽仁无为政策,让社会矛盾激化,清王朝明显出现了一种颓势。

雍正上台后严苛整顿,雷厉风行,每天都要处理无数个奏折。

据说他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

除了去过河北遵化东陵几次之后,十三年里他基本上没出过bj城,所以被称之为最勤勉的皇帝。

所以许多人猜测正是由于他这么劳累,才导致过劳而死。

也有人猜测他是因为暴病而亡。

因为在死前的两天前,雍正就生了病,但并没有病入膏肓,依然还能办公。

但在两天之后,他就突然驾崩了。

但有一件事,也让人把怀疑的对象放在了张太虚等道士的身上。

八月二十五日,也就是雍正帝死后第三天。

乾隆郑重其事地作出一个举措,就是将道士张太虚、王定乾驱逐出了圆明园,逐回原籍。

他在上谕中表示:“皇考万几余暇,闻外间炉火修炼之说。

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

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与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

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皇考向联与和亲王面谕者屡矣。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

伊等平时不安本分,狂妄乖张,惑世欺民,有干法纪,久为皇考之所洞鉴,兹从宽驱逐,乃再造之恩。

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恕。

乾隆在上谕中告诉世人,父亲雍正只是为了消遣,把张太虚、王定乾等道士请进圆明园,但始终没有听信他们,没有吃他们一粒丹药。

而且雍正帝深知他们是市井无赖,生前就嘱咐要将他们轰走,他乾隆也只是执行父亲指示而已。

在驱逐完之后,乾隆还告诫道士们,日后必须守口如瓶、严禁提及与雍正帝有关的任何言行。

乾隆在百忙之中做出这样的举措,的确显得有些刻意。

后世之人对于当年在圆明园中发生了什么,也是十分好奇,众说纷纭。

李逸附身这么多次以来,也或多或少的听说过一些传闻。

据说雍正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大概从雍正七年起就开始生病了。

他自己说过病症,表示自己“似疟非疟,或彻夜不成寐,或一二日不思饮食,寒热往来,阴阳相驳。”

意思就是他感觉自己忽冷忽热、惊悸不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他还曾向鄂尔泰透露,说:“朕今岁违和,实遇大怪诞事而得者。”

究竟是怎样的“大怪诞事”,无人知晓,但从他频繁请道士诵经念咒、驱邪治病,并且服用既济丹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不过李逸曾经在附身双林,打探景泰蓝工艺的时候,看过内务府的《活计档》。

所谓《活计档》就是是内务府所属造办处里,记载日常承领各项活计的档案。

里面的主要内容是宫廷传旨交办的铜锾、鞍甲、盔头、珐琅、金玉、匣裱、灯裁、油木、广木等各材料,以及琉璃厂、如意馆、铸炉处、舆图房、画院等工坊的有关事项。

其中雍正十三年八月初九日有记载,“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

而这批数量巨大的黑铅运进圆明园后的第十四天,雍正就突然暴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