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节(1 / 2)
“学到了。”
林奕伦忍不住点头赞叹:“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豆豉的发酵菌居然也分这么多种。”
直播间里,也是弹幕纷飞。
“震惊!纳豆老祖宗原来是贵省豆豉!”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豆豉还有这么多种类。”
“好家伙,原来逸哥平时给我们教的都是入门级的知识,和同行交流,聊的都是怎么做不同种类的豆豉。”
“逸哥去哪儿和同行交流了?我怎么不知道?”
“我只知道湘省这边的豆豉,是用黑豆做的,但云贵川那边都是用黄豆做的。”
“贵省人作证,我们贵省的豆豉真的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外地的豆豉根本吃不到那种味道。”
李逸已经把豆豉全部放进了锅里,翻炒了起来。
随着他的翻炒,和猪油的炸制,那股豆豉的特殊香气愈发清晰了。
嗅到这股味道,就连被熏跑的刘艺菲和赵金麦都好奇的凑了回来,向着锅里张望。
李逸指了下锅里的豆豉,解释:“这种香气,就是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豆豉独有的香气,其他地区的豆豉是没这个味儿的。
但这种豆豉有个缺点,就是产量比较低,效率慢。
它需要用当地的豆豉草叶子包起来发酵,这也是给它增加风味的必要过程。
但这种豆豉草是野生的,没有大规模栽种。
所以这种相对苛刻的原材料标准就限制了它的产能,让贵省的豆豉没办法像霉菌型豆豉一样,直接放在发酵罐里发酵,大批量生产。
于是,贵省当地的豆豉也就跟不上老干妈日益旺盛的原料需求了。
现在老干妈用的豆豉,要么就是从山城豆豉厂进货,要么就是用自家的酱厂生产的豆豉。
但即便是它自家生产的豆豉,用的也是霉菌型的生产工艺,也没有贵省本地豆豉的味道了。”
听到李逸的解释,直播间观众恍然大悟,心头疑惑顿消。
“原来是豆豉的问题!”
“我就说我的味觉没出问题!明明以前的老干妈那么好吃,就算有童年滤镜,也不可能差这么多!”
“贵省人作证!逸哥说的真的!我奶奶做豆豉就会用一种豆豉叶!”
“明白了!我就说以前的老干妈为什么那么好吃,越嚼越香,现在的就是一股咸豆豉味,根本没法比!”
林奕伦也被李逸的解释刷新了认知,惊讶问:“还有豆豉叶这种东西?是什么的叶子啊?”
翻炒着锅中的豆豉,李逸解释:“它学名叫溪荪,是一种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
它的根茎是一味中药材,名字就叫豆豉草,可以消积行水,活血调经,所以也叫通经草。
贵省当地一般叫它扁竹根,一般长在竹林边上,还有比较阴的地方。
它叶子看上去比较像放大的竹叶,还会开花,花色有白有紫,还是很好看的。”
“吸孙?我记一下,哪个吸,哪个孙?”
林奕伦拿出了手机,打开记事本记着。
“溪水的溪,竹荪的荪。”
李逸说着,一边端过了炒好的糍粑辣椒,用炒勺舀起,倒进了油锅里,一起翻炒了起来。
“溪~荪,记住了。”
林奕伦收起了手机,口中惊叹:“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没想到还有这种东西。”
说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好奇问:“诶?那如果这种豆豉叶做豆豉这么好用,那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呢?
老干妈每年得买几万吨豆豉,得用多少豆豉叶子?
要是在当地推广种植,不是也能给农民创收吗?”
李逸翻炒着豆豉和辣椒,随口解释:“我刚就说了,这种豆豉产能不够,没办法大规模生产。
如果是霉菌型豆豉,制好曲之后,直接填进发酵罐里发酵就可以了,一个发酵罐十吨,期间什么都不用管。
但要是用这种传统做法,用豆豉叶包,就得保持通风,就没办法往发酵罐里放了,不然叶子捂烂了,豆豉就废了。
要是保持通风,那就得用传统的架子来放,架子才能放多少豆豉?
一个发酵罐就占地几个平方,要是换成架子,得用几百平米,成本得翻几倍。
成本高了,产品价格就得涨,但现在老干妈卖到十几块一瓶,就已经有很多消费者觉得贵了。
老干妈换辣椒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本地的虾子辣椒得十几块一斤,但用豫省或者西域省的辣椒,成本就能控制在七八块一斤,能节省将近一半的成本。
如果按照原来的配方做,老干妈的价格至少得卖到三十块一瓶。
三十块一瓶的老干妈,消费者是要骂娘的。”
听到李逸的解释,显示屏上弹幕纷涌。
“三十块的老干妈!那真叫奢侈品了!”
“当年老干妈都是卖五块钱,我都觉得贵,三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