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节(1 / 2)

加入书签

老人轻笑开口:“安乐,此剑为你我所铸,亦是你的第一柄剑,你是主力,我为辅助,入剑池湖淬剑之前,剑名本该由你来取。”

“但,老夫为此剑打熬了数十载岁月,如今宝剑终成,剑从今以后都将追随你,但老夫愿求取一剑名的机会。”

半空之上,王燕升剑发银丝飞扬,伴着那柄寒芒万丈,雷霆交织的宝剑。

朝着安乐作揖躬身。

安乐见状赶忙回礼:“前辈言重了,此剑熬炼剑胚数十年才是关键,小子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剑名理所应当由前辈来取。”

安乐自然是知进退,若是凭他一人之力,莫要说这柄宝剑了,二品剑他都锻造不出来。

王燕升闻言,顿时感激一笑。

随后,望向了宝剑,抬起手,抓住了那尚且粗糙,未曾经过精雕细琢的剑柄。

霎时,无数的电流窜动,磅礴剑气席卷,老人衣裳飞扬,霜发剑鬓激荡不止。

老人轻轻的抚摸着这柄尚且滚烫至极的宝剑,可见剑上有一道道纹路交织,有云朵,古丹,飞燕,还有抡锤的,带着铸剑成功欢喜意的小童……很是奇异。

老人眼眸愈发的柔和。

安乐望着老人与剑,不由轻声问道:“前辈,此剑取何名?”

老人屈指一叩剑身。

剑吟如燕啼,婉转千回,梦回少时,初心不忘。

“此剑便叫……”

“燕归巢。”

赵黄庭观剑悟往昔,绝世三剑请青山开锋

剑名,燕归巢!

轻轻的声音,萦绕在剑池宫的上方,回荡在天地之间。

这不是一个多么霸气的名字。

至少,比七星龙渊以及承影这两把如今尚且剑池宫中掌握内的一品极剑,要柔和许多。

可是,聆听着这把剑的名字,却给人一种莫名的感觉,似是因为这剑名中所蕴含的意味而感觉到沉默。

燕归巢,不忘初心,回归到一切开始的地方。

暗藏着思之情绪,可思的却是曾经最纯粹的初心,以及赤子之心。

执此剑者,当秉持着灼灼赤子心。

安乐悬浮在空中,上半身破碎的青衫残袂猎猎作响,他的脸上亦是浮现出了一抹对此剑名的慨然与喜欢。

“燕归巢,好名字。”

安乐轻声道。

寒梅落尽,归燕衔春。

在岁月时光中,叩问曾经的自己与初心,道一句轻轻的别来无恙。

安乐在这一刻,亦是有不少的感悟,铸剑如作画,剑胚是纸,执锤如执笔,铸剑过程便如画师落笔绘画心头意象的过程,承载的俱是铸剑师与画师所想要表达的心境与念想。

这一刻,剑名燕归巢,萦绕在每个人的耳畔。

剑池宫中,伫立在破碎的铸剑坊外,一个个被热浪所形成的风卷动衣袂的修行者们,皆是知道了这柄刚刚出炉的宝剑之名。

燕归巢。

世间闯荡一生风流,最终仍是燕归巢。

赵黄庭素衣猎猎,满头霜发在风中飞舞,他闭着眼,唇角间则是呢喃着“燕归巢”之名。

在这一刻,此剑与他的心意竟是前所未有的契合。

他曾仗剑走天涯。

他曾执剑斩元帝。

虽风流已尽数被雨打风吹去。

可待得生命走到尽头,涅槃之火焚烧,所追求的不过还是一场回归到初心的燕归巢。

赵黄庭曾经在想,他北上的目的是什么?

当真只是向元帝求一场爽利那么简单吗?

那南迁五百载,他再也未曾跨过沧浪江一次,朝着元蒙皇帝拔剑一次?

今日,他似是有些明白了。

他北上的目的,是看一看旧土,观一观那被元蒙铁骑所践踏的老巢。

他像是一只越过沧浪江,南迁五百载的老燕,只是想要在生命的最终,回归到旧土老巢。

爽利仍要求,但最重要的是了却心中的一场心结。

赵黄庭睁开眼,身上陡然迸发出一股凌厉至极的剑意,他那身素衣飞扬,仿佛连衣袂的角都沾染上了剑气似的。

以他的身躯为中心,方圆十丈,俱是被清空。

有剑气呈圆柱状,寸寸自大地中蔓延而出,像是破土而出的翠竹,扶摇直上,昂首向天而招摇!

周围的剑池宫弟子、铸剑师们、大理国的修行者们,俱是感到震撼,被这股充沛剑气给冲击的不由掠出许远。

苏幕遮青丝飞扬,眸光熠熠,盯着此刻,像是明悟了心境的赵黄庭,面容上流露出惊喜之色。

陆紫薇等大理国的修行者们,其实并不认得赵黄庭,只觉得这位死气萦绕的老前辈,此刻,竟是强大的不像话。

“他是谁?”有大理国的修行者惊诧问道。

陆紫薇眸光闪烁,她虽然年轻,但是,对于缔造了传奇,在修行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