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节(1 / 3)

加入书签

皇座之上,赵家天子眉头微蹙,手指依旧在皇座上轻点。

他看着踏入天玄宫的二夫子庞纪,竟是有些捉摸不透此人的想法,庞纪虽与秦相交好,但是从未像今日这般直接的支持秦相。

况且,赵家天子听说过安乐曾于秦相府前引来文曲碑中浓郁浩然,此子与文院之间的牵扯也是颇深。

这二夫子庞纪为何会站出来支持秦离士?

赵家天子没有多言,陷入了思索之中,不过稍稍思索,便捋清了其中的关系,唇角挂起一抹笑意。

狄藏刚收起的太祖斩龙刀,又忍不住想要拔出来劈出去了。

须发飞扬,面上的刺字不断蠕动,他的眼眸似两轮耀眼烈日,瞪着二夫子庞纪。

“庞老贼!你在说什么?!”

“我武庙以武庙至宝武魁石作为武试考题,有何不可?何来不公?!”

狄藏怒声斥责且质问。

二夫子庞纪面容垂首,淡淡道:“正如秦相所言,安乐于武魁石可产生他人所不曾有的共鸣,可引来历代武魁相助,这点便为不公,例如我文院就未曾取来文曲碑来当做考核之物,为何?因为安乐身具浩然,以文曲碑做考核,于他人不公。”

二夫子这话一出,狄藏面容上的怒意却缓缓的退去,他眯眼,松开了攥着的刀柄。

“这是你的态度,亦或者是整个文院的态度?”

“朱火喜和王半山亦是与你一样的态度?”

狄藏冷声问道。

庞纪轻叹一口气:“此为老夫一人的态度,与大夫子与三夫子无关,文院之内存在不同派系,老夫这些年虽然主持文院事物,可终究只能代表老夫身后的一支,可老夫所作之事,俱是为了文院。”

狄藏深深看了庞纪一眼,他忽然懂得为何庞纪会去而复返了。

正是因为安乐将武魁石推动出三尺,又引起武魁石上历代武魁虚影浮现舞动。

故而,这位为文院呕心沥血的二夫子庞纪,才会重新回到天玄宫。

因为安乐拒绝了大夫子朱火喜的邀请,意味着定然是不会加入文院了。

走传奇路的李幼安,曾经也是入了文院,后脱离文院,可至少曾是文院学生。

那引得浩然的苏瞻仙,虽然也脱离了文院,可也在文院中大展风采。

唯有安乐,惹了文曲碑的浩然,却并未加入文院过。

而安乐屡次惹来武魁石上历代武魁虚影,若是加入武庙,兴许会让被大赵皇朝“崇文抑武”风气下的武庙,重新焕发出生机。

武庙得这样的天骄加入,兴许会盖压文院五百年!

以二夫子庞纪为文庙呕心沥血的脾性,自是不愿见到。

文院三位夫子,大夫子朱火喜一心研究理学,格物致知,专心于做学问,对文院与武庙之间的碰撞与争斗,其实并不热衷。

三夫子王半山,脾性又大不相同,一直都对文院儒生学子,沉迷于结交文武百官,深陷临安府的繁华浮梦,十分不喜,天天嚷嚷着要对文院进行改革,要从文院分家。

唯有二夫子庞纪,是一心为了文院,是最正统的文院夫子。

也唯有庞纪,才一心与武庙针锋相对,关心着文院的未来。

“狄某取来武庙武魁石来作为武试考核,检测的并不单单只是修为,更是一种考生们对自身武道极限的突破,这本身便是为了公平。”

狄藏看着庞纪,吐出一口气说道:“文院与武庙的道统之争,已然延续了万年,我等没必要因此而耽误了一位考生的前程,你说是吧二夫子?”

“况且将文院与武庙的斗争牵扯到一位少年身上,只会徒惹出笑话。”

二夫子庞纪叹了口气,看向了狄藏:“你也知道是文院与武庙之争……”

狄藏明白了,便不再言语。

他深知庞纪此人的性格,为了文院,能豁出去很大的代价。

这些年,借着大赵皇朝的右文抑武国策下,武庙很多武将都被压制打压,文武擂上,文曲榜与猛将榜的争斗,也俱是武庙武将们败的更多。

这是文院压制武庙的辉煌时刻。

而安乐的出现,让二夫子庞纪对文院的未来产生了担忧,这位频繁惹出武魁石上历代武魁的少年,兴许会成为带领武庙崛起之人。

此次站位秦相,也是因为安乐在武试上再度惹出历代武魁虚影,故而二夫子庞纪方式彻底下了决心。

狄藏知道,庞纪既然做出决定,那自然不会轻易更改。

文院与武庙的斗争之火,终究还是烧到了安乐的身上。

尽管此刻文院与武庙,安乐俱是未曾加入。

但是,少年的才华与天赋,站在那儿,便是漩涡的源头。

……

……

天玄宫外。

安乐也是有几分意外,他知道秦相的话语,不仅仅是针对他的意思,更是透过他针对林府。

但是,文院二夫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