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节(2 / 3)

加入书签

动,回?他道:“你们先吃,别管我,一会?儿就好了。”

李砚没办法,只能由着她去。

这顿早饭忙到最后?,林菀也没吃上一口,她在?李砚的面色不虞的注视下揣了俩包子在?身上,准备一会?儿路上吃。

而剩下的那些她分了分,给李砚和林毓各自装了些,让他们饿了再吃。

另外她还?单独备了两?个,给一会?儿替他们赶车的老刘头?儿。

-

他们几人一路乘着雾色,晃晃悠悠的到了镇上,林菀同?老刘头?约好晚些在?镇口坐他的牛车回?去,老刘头?承了她早上的情,欣然答应。

林菀先送林毓去宋家书院报道,然后?她和李砚在?镇上的悦来客栈前准备分别。

直到此?刻,林菀才有了真?的要同?他分别的实感。

“相公,我好舍不得你。”林菀顾不得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紧紧抱住他,几度差点哭出声来。

她拼命忍住,眼眶却酸涩得愈发厉害。

李砚也不好受,他比她更舍不得离开,可是只顾儿女情长,并不能给他们的未来带来任何好处。

“为夫也舍不得菀菀。”他伸手揉了揉埋在?他胸前的脑袋,尽量掩饰自己的不舍,“那菀菀安心在?家等我,待月末休沐我就回?来,好不好?”

林菀也不是那不识大体的人,她只是一时情绪涌上心头?,如今得了李砚的安慰也好受了不少,虽然仍有些难过,却也懂事的放开了他。

林菀看向那早就候在?客栈外的一架青色马车,车棚边正?站着一位身穿灰衣的年轻男子,同?李砚差不多的装束,他也在?看他们,在?林菀视线与之交汇时,对她报以浅浅的微笑。

林菀抿嘴一笑回?应他。

很显然,这个人在?等李砚。

灰衣男子就是那位夏姓秀才。

林菀最后?抱了抱李砚,心情恢复了几分,“那相公去吧,别叫人家久等,我在?家等你。”

李砚也知耽误不得了,临了捏了捏她的手指,同?她告别,“娘子再见,等我回?来。”

今日太阳未出,也没有风。

他们就在?这夹带几丝凉意的正?月,在?容纳天涯客的客栈前分别了,各自走向别处。

25

从悦来客栈离开后, 林菀径直往回春堂那条街走去,这条街名为?棉花街,沿街住着的居民不少, 一路上过去碰到不少赶早卖菜的农户,有一两个?来得早的,摊子上的菜都没?剩多少了。

不过,现在田间地头刚刚解冻, 也没?什么青菜就是了。

一眼看过去, 摊位上大部分的卖货都是鸡鸭, 蛋肉这些东西。

她一路走过来, 仔细找了几圈, 发现卖鱼的特别少,几条街找不出三家。

林菀不欲买什么东西,对?街边招呼叫卖的商贩充耳不闻,她今日来回春堂是有正事的, 想到这她下意识地拢了拢袖中的东西,确认一遍还在?, 才缓了些步子。

回春堂坐落在?棉花街的尽头, 门头匾额上书写着“回春堂”三个?大字。字体笔酣墨饱, 苍劲有力,颇有韵味。

这座二进小院, 前头改了布局做了医馆, 后面院子则是医馆主人一家子平日住的地方。

这家医馆在?青云镇上开了有些年头了, 主家姓陈, 就是之前丽娘腊月里?难产那?天她见过的那?位白胡须老大夫。

那?日的事儿说来也巧, 老大夫年事已高,平日里?也只是在?镇上偶尔看诊, 那?出得起诊金的也多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换作?旁人想要请他上门多半是会被?拒的。

而那?日风雪交加,道路湿滑难行?,可?老大夫还是冒雪前来,这里?头有天意也有部分人为?原因。

说是天意,则是那?日医馆里?全部大夫都出诊了,只留了老大夫一个?人在?医馆留守,林德兴去的时候就只寻到他。

开始老大夫的家人是极力阻止,不让他出门的,主要担心?他年纪大了,万一在?路上发生什么意外,但老大夫医者仁心?不愿见死不救,所以思?忖一番,还是想要跟着林德兴去一趟。

可?是,老大夫的儿媳王氏却是迟迟下定不了决心?,放人冒雪出门,因着老人的儿子也就是她男人外出了,如?果她今天点了这个?头,若是老人家半途出了事,她没?法对?全家交代?。

就在?两方僵持不下时,林德兴蓦地一下想起他阿娘来,话说这张媒婆放眼十里?八乡那?都是十分出名的,全因她极会做媒,张媒婆其人不但会做媒,为?人处世?也是极其圆滑漂亮。

张媒婆这人十分爱惜自己的名声,从不轻易接活儿,每次牵线搭桥前都会多方打探才会应承下来。凡经她手撮合的姻缘没?有一桩是差的,所以,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为?自己儿女操持婚事前,总是喜欢事先找她打探一番。

同时,张媒婆在?官媒中也领了个?不大不小的差事,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