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节(2 / 3)

加入书签

,袖口紧束,是一身黑色武士劲装。

她有些诧异,“有人来了”

桓启见她醒了,脸色还有些迷糊,两步过来,坐在床边,在她脸上轻轻掐了一记,笑着道:“平衡局势,自然要先去救琅琊王,二哥听你的话,怎么样,高不高兴”

作者有话说:

一七八章继续

卫姌哪有高兴, 只有惊吓,眨了两下眼,仿佛犹在梦中。

外面传来很轻的敲门声, 蒋蛰道:“将军, 人都齐了。”

桓启回头见她还坐在床上,伸手一捞将她拉起来, “去换衣裳。”

卫姌去屏风后,想起昨天他说的要紧事,还以为只是他随口说的,原来真有其事。她赶紧换了衣裳出来, 很快漱口梳洗完毕,她在窗前望了一眼,外间军士林立,气度森严。

桓启走到她的身后,道:“庾家能动用左卫,全因左卫统领萧展,他受庾家恩惠, 这些年能以寒门之身位居高位, 背后支持就是庾氏,听说萧家正在准备族谱,打主意由庶入士, 敢于冒险应该也是为了这个。”

卫姌犹豫了一下,道:“你早有准备”

他不置可否,外面蒋蛰又压着声音喊了声“将军”。桓启见卫姌神色怔怔的, 似乎仍在想些什么, 低头在她头发上飞快亲了一下, 道:“左卫军上千, 我只带了两百亲兵,为着你昨天说的那番话,我这就要入京邑去犯险,谁有二哥待你这么好”

卫姌听着却觉得不对,道:“昨日回来的时候你就已布置好了。”

桓启昨日追上来的时候身边带着侍卫三十余人,其余的人应该是在附近扎营,一声令下就能召来。想起刚回驿舍之时,他就吩咐蒋蛰做事,这应该就是其中一件。

桓启想逗她,哪知她已猜到这一节,他对外喊了声让蒋蛰进来。

两人匆匆吃了口干粮,桓启就带着卫姌下去。

这些亲兵军士全是桓启精心从军中挑选出来,都是悍勇善战之辈,此时列阵在驿站门前,驿丞被这股肃杀的气势吓得双股战战,瞧见桓启远远就恭敬行礼。

出门之际,卫姌看见牛车就在军士最后,车夫也十分不自在,举止拘谨。

桓启道:“京邑形势不明,可是我若是把你放在这里,你又跑了怎么办,只能把你一起带上,怕不怕”

他想看看她是不是会害怕求饶,若是她软语相求,他说不定也会改变主意。

卫姌环顾四周,道:“不用牛车,我会骑马。”

桓启颇为意外,看了她一眼,让蒋蛰去拉匹马来。

卫姌前世与会稽士族贵女妇人纵骑山林,骑术娴熟。这世重新来过,却一直没有机会骑马。蒋蛰用心,特意选了一匹身形略有些肥硕的母马。卫姌温柔摸了两下马鬃,将要去踩马镫时发现有些够不着。蒋蛰正要去扶,桓启先一步过来,在她腰上一托,卫姌翻身上马背。

看她半点不怕,握缰绳的姿势也松弛,桓启笑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看了她几眼,嘱咐两句,然后转身往前面去了。

桓启治军甚严,亲兵行止有序,紧跟在后。

卫姌骑马缀在最后,刚开始时还觉得有些生疏,不过片刻,就熟悉起来。蒋蛰则陪在她身旁,目光一错不错地盯着,就怕卫姌有个万一,路上他注意到,桓启回头望了两次,显然是心中有些放不下。

天空泛起鱼肚白,渐渐有了亮色,桓启带亲兵疾行二十余里,远远已能看见建康高耸黢黑的城墙。

这两日城中起了变故,谣言四起,城门前冷清,只有寥寥几个农户等候进城。

桓启在城外树林下马,环顾一圈四周地形,然后朝卫姌飞快扫来一眼,将蒋蛰叫来吩咐几句。

蒋蛰带着四个亲兵过来,将马匹牵一到林边拴着,随后就守在卫姌身侧。

卫姌见桓启神色冷峻,对身边几人说了几句,随后就踩镫上马,他一声喝令,众亲兵齐齐应和,一行人催马向着建康直奔而去。

卫姌到了此刻,才知桓启说要带着两百亲兵去建康解救司马邳并非虚言。

看着桓启带兵远去,她不由往前走了两步。蒋蛰赶紧伸手挡了一下,不敢碰到卫姌衣服。

“小郎君,进城就要动手,刀剑无眼,将军怕伤着你,让我们就在这儿等着,回头等把城里安定了,就来接你。”

卫姌道:“左右卫军掌宫掖禁御,久在京邑,只两百人……”

蒋蛰笑了一声道:“庾家只掌控了左卫一军,这几日又分守禁御与城门,军士也得轮值,真打起来可能一半多点,将军肯定能拿下。”

卫姌不懂用兵,听他说的乐观,心下稍安。再细一想,发现桓启决议回建康绝不是临时起意。他在驿亭时说“回去”,卫姌当时以为是江州,现在想来,去江州不必走原路,他从一开始,就已经是奔着建康来的。

蒋蛰见她沉吟不语,心想小郎君没经历过这种阵仗,便将桓启过去经历的大小战事说给她听。

建康城门前,守城军士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