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节(2 / 3)

加入书签

众人坐着你一嘴我一嘴地闲聊。卫姌离开一个多月时间,豫章发生的事也不少,罗焕在雅集擢取七品,其他各家都有人定品,但都是如罗弘那般年长成年的郎君,如卫姌这般十四岁就定六品的绝无仅有。

罗焕道:“如今你是声名大噪,都说卫家郎君才高貌美,是翩翩公子。”

卫姌前些日子在家时被上门来客夸奖的多了,淡淡一笑置之。

邓甲刚才进门的时候就偷偷看了她好几眼,这个岁数是长得快的时候,一段时间没见,他便觉得卫姌眉眼长开了些,更见清丽明媚,笑起来比桃花还惹眼。

他忽然想起来,问道:“听说你二哥是桓家郎君”

卫姌点头,神色略淡了些,见众人好奇,就把明面上的那套说辞又说了一遍,无外乎是道士批命,桓启隐名埋姓留在卫家养大。

“难怪我瞧着你二哥与你没半点相似……”有个郎君开口,就被身旁人用手肘撞了下。

士族子弟都知家族中若失去一个得力的郎君会受什么样的影响,照顾卫姌心情,很快转换话题。

说说笑笑一阵,快要傍晚的时候,罗焕邓甲等人知道这个家并没有准备,不耽误卫姌用饭,告辞离去。

卫姌在新置的宅子里走动,站在园子里看了会儿景致,这里比卫钊的宅子小了许多,但位置着实不错,园子里花草众多,还有个石砌的小池,养着几尾红白鲤鱼。她赏玩片刻,转过身来,发现荆乌已来到身后。

荆乌是当初卫钊给她的近随,还有看院门的周媪和八个侍卫,都是卫钊留用的人。

卫姌并不想用这些人,但离开江夏时去和卫申一说,他却板着脸不同意,说她单独上路,这些人无论如何都得带着。卫姌实在拗不过长辈,只能把人留着,从江夏到豫章,她一路观察下来,荆乌行事有规矩,又灵活机变,是个能干的。

卫姌心想先暂时留用,等日后找着机会再把人送走。

她对荆乌有所提防,态度温和却疏离,问他有什么事。

荆乌道:“小郎君留在督护府里的东西可要拿回来”

卫姌有好些东西留在那里,几身衣裳也就算了,一些物件和书帛却需要取回。她抬了抬眼皮,知道荆乌有意要跑一趟,她却不想给他与桓启那边接触通信的机会,便道:“等明天叫惠娘去走一趟,我的东西她最清楚。”

荆乌神色未变,点头退下。

第二日惠娘带着仆从去拿回卫姌东西,回来时脸色不大好看。

卫姌问有什么事。

惠娘道:“我原先瞧着那个黄家娘子虽不是士族之后,但家里到底也是大族,行事气派应该差不了多少。今儿个去一看,小郎君的东西早就被收拾起来单独放着了。当初小郎君非要另置宅子,还硬从夫人那里天讨了金银来,我还觉得小郎君太过认死理,到底曾是兄弟,怎么突然就这么生分了。如今看来还是小郎君思虑周全。”

她说完自己倒了杯热茶喝,又继续道:“那黄家娘子与我说话,一口一个你家小郎君的,说话端着架子,也与以前不一样了,生怕显不出如今那里已经是桓府。”

卫姌淡淡道:“说起来本来就是两家了,姓桓和姓卫能是一家吗惠姨日后也注意些,他已经不是二哥,是桓家郎君,若是只念着过去情分,分不清轻重,让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我们要攀附富贵。”

惠娘叹了口气,道:“还是小郎君想的对,反正东西也拿回来了,平日也没什么可走动的。”

卫姌对黄芷音做派倒没什么恶感,扒高踩低从来不少,她只是不擅掩饰。当初刚到江州时,她对自己也是温柔体贴,照顾周到。如今黄芷音已是桓家妾室,何必再来讨好卫姌这位卫家的小郎君呢。

卫姌安置新家用了两日,第三日她去了赵府,让仆从把从江夏带来的特产分发一些给同窗士子,另有一箱送到后堂给赵府内眷。

卫姌在江夏定了六品,正要当面告诉赵师,这时却被赵府仆从告知赵霖被琅琊王召去,清早就离家未归。卫姌等了半个时辰,与同窗几个士子聊了一阵,始终不见赵霖回来,只好先告辞离去。

刚走到门口,正巧有马车停了下来。

赵霖从车里下来,看见卫姌,神色一喜道:“玉度,你回来了。”

卫姌行礼,口称赵师。视线一瞟,看见马车厢门没关,里面还坐着一个人,华衣锦服,容仪俊美,正是司马邳。

他坐在车内,外表看着没什么变化,只是斜睨过来,目光越发幽深难测。

猝不及防打了个照面,卫姌暗呼倒霉,恭敬行礼。

赵师对车内道:“殿下稍候,我这就去取来。”说完给卫姌使了个眼色,脚步匆匆进府。

卫姌就要跟上,司马邳突然开口:“卫琮。”

卫姌只好站定。

司马邳道:“卫钊就是桓启,你卫家真是长能耐了,养了个好儿子。”

卫姌刚才一见司马邳就觉得不妙。此前司马邳多番笼络卫钊,是看中卫钊有领兵之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