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节(3 / 3)

加入书签

仆从,她用力甩开卫钊的手,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去。

蒋蛰在江州也跟过卫姌几日,知道她向来性格温和有礼。心里更添一层奇怪,就刚才看到的,兄弟如何亲厚,也不会有执手说一句香的,不像兄弟情深,倒像是调戏美人。他脑子转的飞快,想的更多,脑门上不由渗出一层汗来。

侍卫扶起卫钊。

蒋蛰抬眼,忽然对上卫钊一双深沉如古井般的眼眸,他立刻低下头去,心里盘算着,留在卫家的侍卫一定要仔细挑选,最好是眉眼通透,知道轻重的。

卫姌回到家,深深呼吸两下,才把刚才的恼怒给压了下去,只盼着卫钊赶紧回桓家去。料想到时候他也未必能再有这样的闲暇,时间长了,身边又有美人环伺,有些念头总会淡去的。

第二日卫钊带着亲卫和卫家众人告别。卫姌和杨氏一并跟在送行队伍中。乐氏哭得眼睛红肿,由婢女扶着,卫申嘱咐了两句,神色伤感。卫进和卫胜都分别和卫钊话别。

卫钊走动一圈,最后来到卫姌面前。

卫姌看着他身着一身武士服,俊伟英挺,一身的威严贵气,旁人哪知道他背地里如此狂放大胆。她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暗道他要真的是卫家血脉,是二哥该多好,也不至于生出别的事来。

耳边听见乐氏抽泣的哭声,卫姌心里发酸,目光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轻声道:“就此别过,二哥珍重。”

卫钊心下一动,听出她话里的深意,他哼笑一声,转身上马。

最后看了卫府门前一眼,卫钊扬鞭,带着百余亲卫离开县城,行进的队伍如一条游走的长龙,在飞扬的尘土中渐渐远去。

直到人影完全看不见了,卫姌陪着杨氏回到家中。

杨氏这几日脑子清明,感慨道:“可怜你伯母把孩子辛苦养大,桓家不费吹灰之力就白得个郎君。”

前些日子桓家送来数量惊人的金银财帛丝绢布料,还有江夏水田地契等,说是年礼。可日子离年关还远,年礼往来也没给这么重的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桓氏给卫家的补偿。礼再重,和一个能支撑门楣的郎君比较,也不算什么了。

卫姌刚才亲眼看见卫钊走了,浑身自在,便道:“伯母伤心头上,母亲有空可以多走动,多劝劝。”

杨氏道:“这是自然,我病着不晓事,你伯母多番照料,这份人情我记着呢。”

卫姌点点头。

杨氏忽然盯着她看。

卫姌觉得奇怪,“母亲怎么了”

杨氏犹犹豫豫,又见她追问,这才开口道:“我看敬道是个好的,在卫家长大,就脾气坏了些,但是个重情义的……”

卫姌听她没口子夸奖卫钊,蹙眉道:“母亲说这些做什么他就是再好,如今已是桓启,不是卫钊了。”

杨氏道:“说的什么话,到底曾是一家人,情分还在。”她顿了顿,又道,“他如今二十好几,还没有妻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