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6节(2 / 4)

加入书签

一行里天分不上不下的那种。不过,他足够努力,足够认真,再加上有那么一些运气,一路以来稳扎稳打,到现在圈内地位是很稳固的。

简单来说,他是稳定能得到项目的导演,而且项目的档次属于主流片,而不是院线三日游,或者根本上不了院线的货色。

这点要求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已经足够淘汰大部分电影导演了。

至于说陆青导演的成绩,他现在执导的电影才三部,上映的也才两部,倒是不好盖棺定论——第一部 电影有点儿反响平平,程程为了了解陆青导演的风格看过,严格点儿说,其实就是‘无聊’。

第二部 电影就好多了,商业上的反馈也不错,票房是18亿,以成本来说,是有赚头的一部在账面上不盈利的电影,不见得就真的会让投资人亏,一部电影的作用当然不只是拿票房。而一部在账面上都明显盈利的电影,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每一个都是意外之喜了。

第二部 电影的好成绩不知道是歪打正着,还是一个电影导演的成长,只能说,现在加入《海上明珠》这个项目的人都希望是后者。

当然,现在大家对这个项目的风险评估是比较低的,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程程——虽然这样说有点儿武断,或者说迷信,但大家看着程程从入行以来,参与的项目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没有失败过的,心里就放心了不少。

没办法,影视圈里影响一个项目成败的因素实在太多了,而且很多还是混沌的,处于暗箱中的,根本无法做到可靠的可能性分析。在最后的盖子揭开之前,所有人都只能是说成功的很有道理,说失败的也有一套理论,心里有了一个定论之后找理由而已,根本不难。

到最后,大家总会‘玄学’起来信任某个从未失败的人,这在圈内甚至算不上‘玄学’,非要说科学道理的话也是很有说头的。

“导演在小会议室那边吗?”程程想起之前听说的,路上抓住了某个工作人员问。

工作人员摸了摸头,反应是在问自己还愣了一下才回答:“陆导刚刚是在小会议室,当现在已经去‘古里公馆’那边了。”

程程知道‘古里公馆’,那是象山民国景的拍摄地之一,有不少带花园的公馆,拍摄的时候拍室内、室外都可以用到。这次拍《海上明珠》,那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景,有不少戏会在那边拍。

如果程程猜的不错,他们可能首先会集中拍在‘古里公馆’的戏。

事实也和程程猜的一样,她到‘古里公馆’时,这边早就有工作人员进场打扫、布置道具了。说起来,这种影视基地提供的拍摄场地都是挺粗糙的,属于粗看可以,不能细究,仔细看的话就有明显的廉价感,这一点在这些影视基地参观过的人就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为了让场景显得没那么粗糙廉价,这需要摄影、灯光等人的努力,同样的场景,就是有人能拍的廉价,有人能拍出质感,这也是能耐!同时,这也需要道具等人的苦心,通过一些改造和装饰,镜头里的景就有了不同的气质,总算不会那么千篇一律了。

程程一过来,现场导演王一凡立刻看到了她,本来有点儿摸鱼的也不摸鱼了,立刻跑了过来:“程老师、程老师!您怎么过来啦?刚刚才在工作群里见有人接您呢,没想到您就来了!”

“休息了一下,过来见见导演”程程没有解释太多,只说了自己要做什么。

王一凡立刻说:“应该的,应该的,都说程老师您是最有礼的一个,这次合作我算是知道啦!您看,我领您去?”

说话间,程程已经随着王一凡往‘古里公馆’一座公馆内部走了进去,王一凡的嘴‘叭叭’个不停,有点儿话痨,但不讨人厌,反而有点儿说相声的喜感。

“陆导做事是认真的,这快开机了,好多事都要亲眼看看才放过关您往这边走——这谁啊,这堆杂物扔这儿了?嗳!这两天太忙太乱了,真没办法。”地方本身没多大,所以也没说多少,程程就看到陆青导演。

不只是陆青导演一个人,陆青导演身边还环绕着几个人,不知道正说些什么。

程程此前只和陆青导演见过两面,而且都是为了推进《海上明珠》这个项目的公事场合,所以谈不到多熟悉。但就从她的直觉来说,陆青导演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导演,这种严格不是单指他要求高,也是说他亲和力不强,拍戏风格是命令式的。

如果他的名气再大一些,在片场积累的威严再多一些,他大概就是‘片场暴君’那一类型的导演了。

导演的风格无所谓好坏,最后只要能拍出成功的作品就好了所以陆青导演的风格到底怎样,程程其实并不很在意。但也有的演员、工作人员其实很怵这种导演,比如眼下,古里公馆这边的工作人员大都就来去匆匆,不想在导演的眼皮子底下显得没有认真工作的样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场导演王一凡居然还能摸鱼,也是心比较大了。

而从王一凡的角度来说,他倒不觉得这有什么的,他自己的工作都做得好好的,稍微摸点鱼怎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