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8节(2 / 4)

加入书签

算法说起来也不是很复杂,首先要做的就是从票房中分出净票房,就是去掉要上交的钱,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33的特别营业税。

所以净票房=总票房(1-5-33)=总票房917

按照八亿票房算,净票房就是7336亿。

得到净票房之后,‘大片’还要向中影(国资)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发展有限公司缴纳发行代理费,即‘中数代理费’,这其实没什么,这笔费用的由来有历史和现实两个因素,历史因素可能更多。现在的话,就当它是一个‘税’也可以,大概是净票房的1到3。

在中数代理费的计算中,‘大片’就是净票房过六亿的,其余的就算是‘小片’。

大片具体交多少中数代理费也很灵活,要看具体票房的,不过大致符合票房越高,代理费越少的原则——说起来很奇怪,这是单独针对大片的一笔钱,但在大片内部,却是票房相对低的,需要缴纳更多比例,就和这笔钱一样,都是奇奇怪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了。

这里就算《周虹》要缴纳3的中数代理费,那就还剩下712亿左右可以分账的钱,可以将这个称之为最终分账款。

这笔钱接下来是电影院分走一半,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共享43。

《周虹》的制片方与发行方签过合同,发行方会拿走最终分账款的10——一般约定的发行代理费,都是最终分账款的5-15,不过说实在的,低于10很少见的,当初能签下10的合同,已经是制作方够给力,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了。

恐怕当初发行方也没有预料掉这部中小成本文艺片能这么赚,所以并没有抓的很紧呢。

所以,《周虹》的制片方能分到的钱就是71233=23496亿。

《周虹》并没有让发行方预付宣传费(如果有预付宣传费,发行方要分走的就不是5-15了,往往会在此基础上增加5个点到10个点),所以分割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之所以没有让发行方预付宣传费,还是因为《周虹》的制片方实力雄厚,且很快看出了《周虹》这个项目没什么风险。

当时制作完毕之后,这就是有程程这个当红炸子鸡主演,入围了威尼斯的电影呢!

没有让发行方预付宣传费,不代表没有宣传费。事实上,制片方想要分钱,依旧要除掉宣传费,以及一些财务、行政等方面的成本,不过主要还是宣传费,其他的可能零头都不到。

在如今这年月,一部电影的宣传费可是很高的,顶级的商业片,上亿的宣传费洒出去根本不在乎。《周虹》并不是商业片,又因为借着威尼斯电影节和程程这个红人的热度,算是以比较小的宣传费撬动了比较大的宣传规模,所以宣传费用不算特别高。

就程程所知,实际就是两千多万的样子至于做账会做到什么样子,那就不知道了。

就按照真实的来,制片方能分到的钱就是两亿出头,程程的投资是1111的样子,两千万左右吧——百分之四百的收益率看起来很惊人,但考虑到乌龟一样的回款速度,以及这算是年度有数的爆款项目,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而实际两千万左右的收益,徐甜和她会说有几千万的收入,其实是因为除了直接的票房收入,还有一些别的收入。

电视版权、网络版权、海外销售等等等等,有的多,有的少,林林总总加起来就多了。最重要的是,这些就没有那么多‘爸爸’一起来分了,大部分都可以收入制片方的口袋。

只不过,这些收入回款更慢,好几年以后才拿到钱一点也不奇怪。

听到程程和徐甜的话,温佩佩端着咖啡也走了过来,表情相当微妙:“大佬们做账啊真的很容易不当人呢,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这次的制片方就两家,相对还是比较单纯的。”

其实制片方内部也很少只有一家,比较大的项目有个好几家投资方挤在里面这太正常了,也算是分散风险吧。

《周虹》的制片方只有两个投资方,结构相对简单。更重要的是,借助‘极光’的关系,其中的主投方是很容易攀上关系的——电影圈子有一个很大的特征,那就是欺生!不只是欺负外行,外行进来投资,很容易就被连皮带骨地吞下去。还在于,非自己这个小圈子里的人,也很容易被欺负。

程程当然不算外行,谁能说如今国内的一线女星、威尼斯新科影后是外行?

但她资历有些不足,而且不在《周虹》制片方这个小圈子里好在有‘极光’这棵大树,不说因此得到什么优待,至少该她的东西不会太弄鬼。

明星艺人的工作室往往要挂靠,任由人家占自己的股份,借着自己拉股价,还减少了自己的自由这其中肯定是有好处拿的啊。

“这方面我会好好监督的”温佩佩笑了笑,已经做好要和投资方扯皮的准备了——虽然有‘极光’的虎皮可以扯,但还得自己这边小心盯着,不然被人家当成是棒槌,这在圈内也是挺常见的。

“所以大家才说拍电影就不是指着赚钱去的,要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