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节(3 / 4)

加入书签

了饭就找程程对戏去了。程程刚好洗完了澡,头发也吹到半干了她的晚餐简单,解决的也快,干脆吃完就洗漱了。

贝凌霄来了,程程摸了摸头发,抓紧时间又吹了五分钟,这个时候头发就只是微微发潮了。她放下吹风机,梳理了一遍头发,就拿起剧本和贝凌霄坐到沙发上对戏去了。

越和程程对戏,贝凌霄就越觉得惊讶,她发现程程不只是把自己的台词全都背下来了,还把别人的台词也被了讲真的,《灵珠》这部剧的台词还挺难的,有点儿白话文言的意思不说,还经常会有大段台词。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剧本也越来越少见了,因为现在的演员们,主要是演主角的演员们,很多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训练,更没有时间为拍戏做准备。他们很多人背台词,就是临时要拍的时候速背一下,拍的时候记得,拍完之后秒忘。

这种‘速背’,利用的就是瞬时记忆,适合记忆不长的文本。如果是一次的文本信息太多,就拿不下来了。

为了适应演员的这种变化,现如今的编剧们或自动、或被动地开始写简单的台词。简单来说,就是角色对话,你一句、我一句,每个人说的台词是不超过一行的。这样方便他们记台词,极大减少了ng次数,导演们也能松口气了。

不只是记台词厉害,贝凌霄还发现程程对剧情熟悉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而且她不只是熟悉自己的剧情,一些戏没有她,她也很清楚。贝凌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她一说,程程就能反应过来,知道是哪里的问题,还能提建议。

贝凌霄注意到程程的剧本和她的不太一样,应该是接到剧本之后重新整理打印了一下——字行之间空隙大了不说,两段台词之间也往往很大的空白,这样似乎是为了方便做笔记。程程用不同颜色的水笔写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各种角色理解、行事动机都写了上去,剧情与剧情之间的联系、伏笔,也有标注。

看着这样的剧本,贝凌霄差点儿给跪了她才是大二生,这也只是她拍的第二部 戏,第一部戏是一个偶像剧,她演了一个女三号或者女四号的角色。讲真的,她还没见过认真的演员是什么样的。

以前是听说过一些演员认真用功的传说,可亲眼所见,这还是第一次。

“程老师”

“嗯?”

“您这个剧本能借我看一看吗?”贝凌霄可以说是相当恭敬了。

程程一想就知道她为什么要借自己的剧本了,回头给她拿了一个影印本。之所以影印了几份,主要是怕自己的剧本不见,那么多笔记心血就付之东流了。

“拿去借鉴可以,但这也只是我的理解而已,唔参考一下就行了。”程程拿给她的时候还是叮嘱了一句,也只能叮嘱这一句而已,毕竟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

贝凌霄拿了程程的笔记剧本,参考着自己也做笔记,她相对轻松一些,毕竟她有参考对象,而且也只有第一个单元故事的戏但就是这样,做完笔记也花了不少时间,而做完之后,她就对自己的戏无比清楚了。

“程程姐这个办法很好啊,但就是全是苦功夫,得花时间我现在能用,将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贝凌霄抻了个懒腰,对旁边的助理嘟嘟囔囔。

越是走红,戏就越多,日程就越紧张,哪有那么多时间下苦功呢——或者说,就算有时间,可能也没有心思做了。毕竟,轻轻松松就能把钱挣了,也能得到粉丝们的赞美,为什么不呢?何苦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如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明确能带来很大的回报,或许还有不少人能那样做。关键是,即使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也不见得会比那些轻松的人更成功,得到更多回报!这才是让人不想努力的根本。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躺下一定会很舒服。

“程老师确实很努力。”助理看着正吊着威亚飞来飞去的程程,点了点头。她跟着贝凌霄并不久,但之前做过别的艺人的助理,很清楚这种强度的威亚戏多辛苦。然而这两天程程威亚戏相当密集,一直是这个强度的。

程程正穿着威亚衣飞来飞去,仙侠剧么,飞来飞去太常见了王兴邦导演又不喜欢绿幕,是能用实景就不用绿幕的主儿,这就加大了威亚戏的难度——如果用绿幕的话,一部分威亚戏可以取巧不用威亚,还有一部分威亚戏则是难度锐减。

程程很感谢拍《诛元》时的经历,现在拍《灵珠》的威亚戏,威亚戏或许更多,难度却真不一定比人家武侠剧更高。毕竟仙侠剧么,想要种种神奇效果,还是得靠后期特效。真的打斗,反而不如武侠剧难了。

对于现在的程程来说,《灵珠》的威亚戏,技巧方面完全不是问题,就是吊久了会难受,也会肌肉受伤。不过王兴邦导演也不是什么魔鬼,连着拍了两天高强度的威亚戏之后,文戏就比较多了。

所谓张弛有道,他也知道韭菜一次不能割太狠,得慢慢来。

王兴邦导演从耳朵后摘下夹着的一支铅笔,在一份文件上写写画画了几笔,递给了一旁的摄影:“到底是拍过刘宏导演的戏了,程程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