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节(2 / 4)

加入书签

再加上程程身体比例真的太好了,今年十八岁,身高169,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她未来应该还能长高一点儿——重要的是比例,纤腰、长腿,优美的脖子,以及古典的溜肩真的太美好了。

当她展示形体的时候,只要做简单的舞蹈动作,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人体美’这种东西。

用行话来说,程程就是身体条件突出的好,祖师爷赏饭吃。她如果演戏,演那种大小姐、舞蹈家,不需要说什么,往哪里一站,就很有说服力了,因为体态太优雅了。

当然过去她也只能站在那里什么都不说,一旦动起来,她演技拙劣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再好的形体条件都改变不了她没有演技的事实,然后搞砸一切。

“真美啊这几年,这样的苗子越来越少见了”老师们有感于收到了一个好苗子,纷纷说了起来:“刚刚都录下来了吧?回头带回京城,一定要让伍老师瞧瞧,今年表演系新生是她带吧?”

三试时考生的表现都是有录下来的,回头要给学校那边看。不然各考点的老师要哪个学生,不要哪个学生,就成了‘口说无凭’了。一般说要哪个学生,肯定是要拿出录像说服其他老师的毕竟每年录的学生就那么些,录取名额也很宝贵。

“对,说起来也怪啊,现在的学生学舞蹈、学戏剧、学体操的都有,比以前的可好多了。按道理来说,这形体应该普遍更好的,但你们看看,我觉得一代不如一代了。”旁边的老师脸上带着怀念:“当初96、97、98、99那几届,不说红没红,姑娘们的形体是没得说的。”

“真好看!既有前卫的气质,又有古典的内在。”

“其实两千年初那会儿也还好,就是这几年下滑的厉害,反而有点儿断代了,是吧?”

“接下来看表演就好了,我觉得只要表演过得去,就能录演技差点儿差点儿,还可以培养嘛!当初伍老师自己说的,哪怕是朽木呢,只要是一段漂亮的朽木,我们也能雕出花儿来。”

“对,接下来就看表演了。”

程程的名字在招生老师们那里打了着重标记符号,而老师们对她的格外欣赏,也被先进来考试的其他考生,以及她后面候场的考生看在了眼里。等到后面其他考生也经过声乐、朗诵、形体项目之后,大家抽表演主题时,已经有人在偷偷说这事儿了。

大概是运气好,抽签结果并没有因为蝴蝶效应换成别的,程程所在的6-10号考生这一组依旧抽到了‘招生宣讲会’的题目。

准备表演时,又有人问:“什么是招生宣讲会?”

这一次程程先张舟舟一步解释了‘招生宣讲会’的情况,而且因为她提前了解了太多,可以说的东西也更多,可比当初张舟舟说的准确、深入多了——程程之所以这样,并不是想出风头,只是想这个时候多做点儿‘贡献’,待会儿分角色的时候能多点儿筹码。

虽然之前回档的时候程程都顺利分到了‘女儿’余静娅这个角色,但她不敢肯定这次也一样。

至于她会不会因为这种‘抢跑’的行为感到愧疚那是没有的。他们现在就是在争取被京影录取,彼此是竞争对手,每个人都在拿自己的本钱在拼。美貌、表演天赋等天生的东西可以成为资本,那她的优势当然也可以利用起来。

在这样的竞争里,她这点儿小心思连‘心机’都算不上。

了解了招生宣讲会是什么,大家就开始定剧本了。这一次的剧本大差不差吧,仅有微小的不同。这倒不能说是历史的惯性在发挥作用,而是剧本来源于他们的知识积累,知识积累不变的情况下,程程提供的解释稍有不同,并不能改变剧本的底子。

剧本定下后照旧是分角色,和之前回档几乎一样,其他都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最后还是程程要和张舟舟争‘余静娅’这个角色。

张舟舟就说:“‘余静娅’这个角色么,别看和我们是同龄人,其实很难演的你和‘余静娅’完全不同好么,不让你演这个角色是为你好!”

“你看,余静娅妈妈这个角色就要好一些了,就是因为她和我们完全没有相似点,才不会有混同的可能啊”这个话说起来是有道理的,演一个和自身有相似之处,但在关键处有差异的角色,和演一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细腻处还真是前者更考验人。

程程直直地看着张舟舟:“所以,你凭什么觉得我演不好余静娅?还有,我演不好余静娅,你就能演好了吗?”

这话,特别是后面半句,那就有些诛心了。张舟舟躲了躲程程的目光,说道:“之前考华戏、沪戏,我们不是遇上了么,你那演技,有什么可说的呢”

“你见的是当初的我,怎么就知道现在我还是老样子?我们都是还没正经学表演的,潜力都还没开始挖掘呢,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开窍’了?”程程却是寸步不让,而且因为心里有底,一点儿也不虚。

这话有些说中张舟舟的心病了,她还就怕程程‘开窍’。考京影的话,程程这张脸加分太多了!原本程程的演技是一大拖累,别的地方加分再多,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