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节(2 / 3)

加入书签

顾熠以前还收到过vic团的一位粉丝骂他的私信。

并不是这位粉丝对vic团有多么真情实感,而是———她的毕业论文研究的是vic团这种模式在国内的前景,结果顾熠的退团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星耀娱乐倒闭了,vic团解散了,前景自然也就不存在。

顾熠除了对她表示同情外,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毕竟他没有主导星耀娱乐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星耀娱乐的倒闭和vic团的解散和他没有任何关联。

……

回校这一个月里,顾熠一直在跟实验,一边做记录一边构思论文,他研究的领域不太热门,不是成果转化率很高的领域,但这个领域往深了研究,其实能出不少成果,只是即时性相对差了一些。

化院的现状向来如此,什么热门,就一股脑地去研究,但热门领域的确是能源行业关注的重点,像目前热门的钠离子电池,企业愿意投钱,学校自然愿意多做研究。

“顾熠,还在看论文?”一位学长跑了过来。

顾熠点了点头:“看看人家都写了什么。”

顾熠自己对论文的渴求并不是很大,对他来说,有一篇合格的研究生论文就足够了,不过论文是为数不多展现科研成果的方式之一,他具体做了什么,这些研究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通过论文去展示。

“还习惯吗?”

顾熠点了点头。

对方比顾熠大了一届,但不是朱教授的学生,只是对方经常来找顾熠一位同门师兄,久而久之,也和顾熠慢慢熟悉了起来。

“你其实没必要这么认真。”对方状若不经意,“我们认真点也就算了,反正前途渺茫,你都那么出名了,干嘛还在这一行里?”

顾熠从论文里探出头来:“什么意思?”

“没别的意思,说说而已。”对方笑了笑,“你不会让你的粉丝网暴我吧?”

顾熠笑了笑,没回答对方。

对方自知没趣,慢慢也不往顾熠跟前凑了。

顾熠后来才从同门师兄口中得知,过阵子化学界有场大会,朱教授带的学生里有顾熠,这位师兄的导师却没有带他去。

这事其实和顾熠没关系,导师愿意带谁是导师的权利,只是对方导师带的学生里恰好也有一位家境很好的,他就觉得是那位同门抢了自己的机会。

顾熠也被归为「家境很好」那一类,就成了遭殃的池鱼。

175 滑滑梯

不过不管对方怎么想,他和顾熠毕竟不是一位导师,两人碰面的机会很少,对方爱说酸话就随他说去,对顾熠本人的影响着实有限。

对于本专业的课题,顾熠自回校之后就一直投入研究,他没有继续上辈子的经验的打算,只想利用这段时间学些新东西,在这几个月里,他掌握了不少新知识。

师兄师姐们研究的课题和顾熠并不相同,不过都在同一领域,朱教授为人很宽和,很愿意给学生们机会,他带几位学生去的会议,都有院士和行业内知名教授参加,只去个一两场,都能让顾熠学到不少东西。

顾熠有空就泡在实验室里,写写记记,等到京市的气温完全降了下来,顾熠的第一篇论文也出炉了。

虽然在学校待的时间不久,但顾熠觉得,自己比上辈子还是有进步的,这是他当年博士毕业后进高校的计划研究方向,只是还没来得及实现就穿了,这辈子捡起来刚刚好。

他把论文的初稿发给了导师。

顾熠是白天发的邮件,第二天一早,他导师的回信就来了,这让顾熠怀疑他老人家大半夜根本没睡觉。

顾熠查看了一番,导师并没有修改他论文的核心片段,只是建议他第三条往深了写:“可以试试发《anw》。”

顾熠:“……”

导师真的对他信心十足。

不过导师既然都这么说了,顾熠也只能埋头努力。

他原以为自己的论文内容已经挺充实的,导师一笔建议下去,原有的结论要进一步往深里走,这难免让顾熠觉得为难。

京大华院藏龙卧虎,顾熠几位师兄师姐都有在顶刊发论文的经历,在朱教授的学生里,顾熠目前的履历是最薄的。

顾熠继续读研的消息传出来后,当时网上也有质疑声传来,认为京大在保研上给了顾熠便利,京大为了辟谣,晒出了顾熠大学四年的成绩单,以及他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的情况。

加上朱教授本人也是业内权威之一,不少化学专业的从业者都出来证明,至少以顾熠影视明星的身份,没必要让朱教授这么一位学者收他为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人认为那些论文项目顾熠只是挂名,但在学校方面已经辟谣的情况下,顾熠也很难做出更多解释。

不管他怎么说,都会有人选择不相信,认为顾熠花钱买通了朱教授。

顾熠:“……”

真的,他很想让人看看朱教授的成果转化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