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古代小户女 第136节(2 / 3)

加入书签

张知鱼摇头:“怎么可能,只能让她多活些日子而已,老病是治不了的。”

榛娘看着婆婆喝着苦药也开怀大笑的样子,心里直嘀咕——这瞧着比她卧床前都好些,一时脑洞大开,害怕地问:“该不会是回光返照吧?”

张知鱼悄悄说:“只要你不跟她说她要死了,说不得能揽镜自照好些年。”

榛娘有些不明白。

张知鱼道:“人的生命有限,但潜力无穷,你跟一个人说她得了重病,这个人可能没病最后也会病死,但如果跟她说你很快就会好起来,只能活三年的病人说不得就能挺到三十年。”

榛娘也是个生意人,很快就明白过来:“懂了,这是要忽悠我婆婆活。”

张知鱼笑笑没说话。

榛娘随即便下定决心回去就把冲喜的白布卖了,再不许相公说一点儿衰话。

等又过了一刻钟,甄老娘还还不见萎靡,反而饿得慌时,张知鱼就叫她们家去,嘱咐道:“必须每天都过来找我复诊,不然都可能会晕厥,再这么三次,就是药圣在世也难救。”

榛娘唬得立即赌咒发誓,甄老娘只觉得心脏无比轻松,就像年轻了十岁一般,见儿媳担心,还揽着她往外走。

站在外头哭得泪人一般的孙大郎在跟夏姐儿诉苦,夏姐儿安慰他:“这算什么事,我大姐保证治得你娘活蹦乱跳。”

孙大郎哪里还听得见人声儿,蹲在地上哭得满脸鼻涕眼泪。

榛娘出来看着就喊:“大郎,娘好了。”

孙大郎泪眼朦胧地抬头,心里已经做好了娘蹬腿儿的准备,就见横着进去走着出来的老娘正冲他笑,孙大郎愣愣道:“难不成,我见的是竟已是娘的魂?”

夏姐儿看着老妇人脚底下的影子,离他远了点儿。

等张知鱼扎完最后一个病人,外头已经散干净了,夏姐儿帮她收拾东西,还说着孙大郎如何挨得一顿臭骂。

张知鱼静静地听着,还没出大门就被莫娘子拽住,道:“补身丸什么时候能到?”

这事张知鱼已经去信催了南水县几次,只是那头人手不太够,只供南水县还行,要再供应别的地方就有些艰难。

张知鱼只能给妇舍自己做的,便看夏姐儿:“家里有多少了?”

夏姐儿搓了一日,这会子身上都有腥味儿,便捂着鼻子闷闷地说:“都有两盆了,大姐。就是猪肝有些不够了,小舅已经到乡下去收了。”

张知鱼点点头,想着南水县的药丸子最迟也就这两天能送过来,便对莫娘子道:“明日我给你送一些过来,但估计只够几个妇人用,这东西最好不要断,平日里吃不上这个药的,让她们暂时先多吃半生的蔬菜。”

从南水县和京城做出来的药往各地送,这个效率实在太低,还不如让全国各地的成药坊一起做,自产自销来得便利,只是这是上头的决定,她也没什么办法。

就只能在蔬菜上多下功夫,这事张知鱼刚到就跟莫娘子说了,但她在姑苏的信服力度没有南水县大,能有多少人听就不知道了。

莫莫娘子笑:“小张大人放心,我日日都盯着她们吃,就是那些东西也要钱买,大伙儿就是有心也用不起那么多。”

穷病难医,大家都不说话了。

张知鱼叹了口气,道:“我回家再想想办法。”

夏姐儿见大姐拧着眉,也不闹着去桥上看娘摆摊了,心想自己长得这般大,又是家里顶顶聪明的人,少不得给大姐分忧,便笑:“大姐真的好笨。”

张知鱼有点懵,夏姐儿道:“你是官儿,自然可以给皇帝写折子了。”

张知鱼一拍脑袋这才想起自己是官儿,她从不穿官服,也没什么人管自己,难免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立即道:“我回家跟慈姑商量商量。”

她长这么大,就是红旗下的演讲都没做过一次,给皇帝老子写信,想想就头皮发麻,别一封信直接全家都没了。

夏姐儿见大姐果真要给皇帝老子写折子,兴奋的手都抖了,大姐有些呆傻,见了官儿老不拜,自个儿成官了也不会耍威风,是以夏姐儿已经决定这个威风她来替大姐耍了。

短短几日,她就已经蹿熟了紫帽儿巷,还在众多官二代面前吹了一通牛,她是自然不会允许她大姐把自己是官儿给忘了。

张知鱼随即决定明天开始穿官服去妇舍,小小地适应一下当官儿是什么滋味儿。

当官的滋味儿

张家院子里一股血腥味儿,提前回来的阮氏正拿着兑了香的水浇地,张知鱼捏着鼻子跑到书房。

慈姑正在看书,张知鱼一进来就热了个踉跄,道:“今年我定要把最后一味药给你凑齐了,不然这么热的天不能摆冰,你不曾死倒先把我热死了。”

顾慈给她打着扇子笑:“那咱们摆几盆上来,就一会儿不碍事。”

张知鱼摇头,问他:“你知不知道怎么给皇帝写折子?”

顾慈心思一转,也兴奋起来,问:“你要给皇帝写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