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128节(2 / 3)
友兀自腹诽,虽仍未表现在脸上,刘学政自己看了几份卷子,也咂摸出来了一些来——自己出题好像确实出的偏了一些。
他是第一次出京充调学政,青州府的正试也是他主持的第一场院试。
若这一场就难倒了绝大多数考生,人数凑不够复试,怕是真要不好收场。
他便描补道:“如此的话,那诸位评卷便把诗题拆成两句看,破了前头半句和破了后头半句的,都算对上了题。当然若能把前后两句都破出来的,就更在优等之列。”
这无形中其实是放宽了纳入的范围,毕竟两句诗嘛,就算再难,破出一句总还是行的吧?
毕竟只是院试的正试,松一些倒也无妨。
众人也就不说什么,各自阅卷给出自己的评分。
没再被人团团围住追问了,刘学政自己也松了口气,他也开始阅卷,越往下看他就越觉得自己得亏是放宽了要求,让他人把破半道题的也按着正确算,不然这复试怕是还真要凑不够人!
当然也有十来份卷子,能把两句诗的出处都想出来的,这些人扣题更紧,毫无疑问地就可以排进前列。
让刘学政最满意的,那居然是有一份卷子里还特地写了‘琵琶’二字。
看看,他怎么也算是一代传奇,从贫家子爬到了今时今日的地位,还是有些考生跟孺慕大家文豪之流一般,孺慕他至此的!
院试只糊名,还没有乡试那样往上一级考试才有的誊录步骤,所以刘学政他们阅的都是原卷,他不自觉地就多看了两遍这卷子。
正试只用来刷走一半人,后头给出进复试的名单即可,也并不用排名次先后,所以进度十分之快。
名单出来之后,复试之前,一众山长和幕友你看我我看你的,想推个人出来劝谏刘学政一二。
这正试毕竟只是初试,出点岔子还能圆一圆,这复试可事关秀才功名的。
这要是再照着初试的试题再来一次,保管让这届考生对这场院试毕生难忘,刻骨铭心!
这留下的当然也不是什么好印象,刘学政本人的官声必然被影响!他们这些来做义工帮着评卷的,名声上头也很有可能受到牵累。
刘学政也知道其中利害,忙道:“复试的题目简单!诸位放心!”
…………
两日之后,穆二胖和任舜、赵修文就一道参加复试了。
穆二胖前头发挥好,这两日也休息得当,已经完全恢复了最佳状态。
任舜和赵修文的脸色则仍有几分苍白,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而同场的其他学子大多也都和他们二人境况差不多。
而前头跟他们结保的另外两人,则已经被刷了下去,无缘这第二场了。
不过已经是复试,他们前头已经在学政和军士面前露过脸,亲自书写的正试卷子也已经留档,便也不大可能再发生替考的现象,所以五人结保这规矩就松了许多,二三人在一处互相担保就成。
说到这个,任舜和赵修文知道能进复试的时候还挺懵。
因为赵修文都只破出了‘诗在玉屏风’那句,用了杨学士的典故作主旨。前头那句诗他并没有学过,亦或是读过但并没有印象了。算是只破了半道题。
任舜倒是两句都破出来了,但是他正试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用来想诗题,而有些忽略前头的文题,所以那文章对比他过去所作,逊色不少。
穆二胖就用了沈翠的话来劝慰大家,“初试的题目对咱们难,对大家也是难。而正试目的只是为了先筛走一半人,并不定功名。”
赵修文和任舜一了头,赵修文更笑道:“那咱们也算是矮子里头拔出来的高个儿了?”
这种打趣的话并没有起到缓解气氛的作用,因为众人眼下想的还是初试已经难成这样,这复试又得难到什么境地?
因此还未入场,一众等待的考生里头氛围已经十分凝重。
后头流程不变,比前一场少了半数的考生依次入场。
在考位上坐定没多久之后,外头礼炮声又响起,学政开始写试题了。
在等待试题的时候,不少考生的呼吸声就已经不自觉地变得粗重,生怕这刘学政又来前头那么一出!
穆二胖正场发挥的不错,但心里其实也期盼着刘学政也千万别又从自己家乡捡东西出来考,他是真没有那份心力去把这考官研究得更透彻了!
在众考生焦灼地等待了约一二刻钟后,文书举着贴着试题的木牌开始擎游。
好消息是这次在穆二胖看清试题的时候,没有听到附近考生抽冷子的声音了,所以今遭的题应该不是很难。
穆二胖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等文书走到自己跟前,彻底看清题目了,他立刻便把两道题都抄写下来。
文题为‘所藏乎身不恕’。
同样还是一道中规中矩的题,这句话出自《大学》,前后原句是‘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