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4节(1 / 2)

加入书签

苏敏一想,干脆将铺子重新装修,把原本摆放衣服的店面腾出了一半的面积出来,抓了作为一个小教室。“咱们现在走的是高定的路线,这外面放几件衣服展示就行了,最主要的还是做衣服的地方。

孙燕平时也只是管理铺子,对于铺子的发展方向倒是没有多管什么,这方面也随着苏敏去了。

苏敏周六的时候,趁着下午休息的半天,就来找孙燕商量铺子规划。

孙燕没提啥子意见,倒是等苏敏说完了之后,才道,“敏子,我过段日子想请个假回老家一趟。”

“咋了,家里有什么事情吗?”

“嗯,回去帮我爸看果树。他在家里现在种了许多果树,做几个月天气暖和了,要收拾收拾,今年看能不能结点果子。”

“种的啥子啊,一年就能长了?”

“种了点橘子树,有些买回来的时候就是大树苗,我爸也是想试试看,过年的时候小叔回家和我爸爸谈了,让他把村口的鱼塘给承包了,再里放一些鱼苗啥子的,一年的承包费也不贵,我爸爸过年的时候给村长送了两斤肉,把这事情给谈妥了。”

听到孙兵在家里已经大办起来了,苏敏心里也跟着高兴。

这辈子大舅除了和大舅妈的坎坷之外,倒是过的比上辈子要精彩。

“这是好事啊,你要是忙,那就回去,这边反正暂时也没啥子好忙的。我也得过几个月高考考完了才准备接单子,暂时接一两单维持一下生活就行了。”

孙燕笑道,“反正你忙活时候,我肯定回来,到时候大不了让我爸爸请人干。现在家里日子过好了,我也没啥子好担心的了。就是看着我爸爸一个人在家,有些不放心。”

苏敏想着大舅一个人在家,叹气道,“你妈今年过年都没回来看看?”

“看啥,她都不是这家的人了。”孙燕脸上带着几分气愤,“反正现在已经已经分了,我也不管她以后咋样了,我和我爸把家里过好,以后我爸再找个人,我也不担心。”

“你现在这么说,半路夫妻总是不如一直在一起的。再说了,大舅现在这忙活,以后真的挣钱了,那时候找个啥样的?”

她不像孙燕想的这么简单。以前见过太多的了,但凡是中途结婚的,特别是都各自的带了儿女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的。

正月十六,元宵节才过了一天,张青青就带着张姥姥来市里了。

苏敏中午放了学之后,专门抽了时间去和张姥姥见了一面。

听张青青说,老太太现在都已经六十五岁了,但是看着已经很苍老了,头发都是白花花的。好在人看着十分和气的样子,张青青倒是和这位老太太长的几分相像。

“我年轻的那会子,也是咱那里出了名的手艺好了,只这些年都没咋绣,也不知道还成不成。你要是看不中就直说,咱都是实诚人,也不打马虎眼。”老太太笑呵呵的笑道。

苏敏笑道,“您老就拿出教青青的那手艺就成了,”她其实也就担心这老太太藏着掖着罢了。

张姥姥笑道,“只要愿意学,我也没啥子不教的。我这都是大半截身子要入土的人了,这些手艺带走了也没啥意思,只要愿意学的,我就好好教。”

“有您老这话,我可就放心了。”

老太太在这边来了,苏敏也把她安排到和张青青住在一个屋里面。

让廖招娣和孙燕住一个屋里。

“现在都是困难时期,大伙先将就一下,等以后咱店子发展的好了,就换好地方住。”

张姥姥是看过张青青他们住的那个屋子的,听苏敏说这话,她笑着摆手,“我这辈子都没住过这么好的屋子,能住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成了。咱这辈子,到这把年纪总算是还有些用处了。”

老太太说着眼睛都有些红。

“甭管啥子年纪,只要咱不放弃,就总能越来越好的。您老放心吧,以后肯定比现在好。”

张姥姥激动的点点头。

一辈子奔波劳累的,年轻时候的那点手艺还准备带到棺材底下的,没想到还能有今天。

张姥姥来城里之后,苏敏也没急着让她上工,反倒是让张青青领着她到处去走走看看,先熟悉一下市里的环境,又琢磨着招工的事情了。

这次招聘的是学徒,也就是说,来了之后就要教授张姥姥的刺绣手艺了。所以这一批人,苏敏也十分的谨慎。不止要聪明有能力,品性还要好。虽然不能保证这些人一辈子为她工作,但是至少她所获得的能够远远的大于付出。

苏敏想了好几天,决定去福利院里面招人。

学这个手艺,年纪不能太大了,而且还不能娇气。现在一般年纪不大的孩子们,家里人也不会让他们出来工作的。年纪大一点的,心思也多了,很可能学着就跑了。

苏敏把这个想法和柯婉商量了之后,柯婉也很支持。

“如果真的能在福利院找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而且按着你这个条件找,确实不好找人。”她想了想,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