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节(2 / 3)

加入书签

的还是京城的,能请的都请来,钱我出!”

张洪亮肋骨伤得重,身上又上了好几种治疗仪器,这种情况实在不方便挪动,别说回京城就是想把他转到长正医院都不可能,必须请专家进行会诊。

虽然刘欣雨现在也没多少现钱,不过张洪亮出差前交给她的存折上还有几千块钱,这个年代几千块钱能办不少事。

杨主任默默地看了刘欣雨一眼点了点头:“专家肯定要请,等天亮了就联系学校和南方石化,京城那边的专家由学校去请,申城这边就要由南方石化来安排。钱的事,你先不要管。离天亮还有点时间,在医院也帮不上忙,走吧,先去南方石化安排的宾馆歇口气。”

刘欣雨倒想留在医院,就怕她不走,杨主任和助理也不好意思走。

杨主任都快六十的人了,总不能让他老人家继续陪她熬,所以点头应是。

将南方石化负责接待副主任摇醒,带碰上他们去了医院附近的宾馆。

去宾馆的跑上,刘欣雨想了想问南方石化厂的这位厂办副主任道:“贵厂这次事故除了张洪亮还有多少伤者,伤势如何?”

厂办副主任迟疑了片刻道:“我知道的得不多,就我知道的,张博士还算是幸运的。

当时在操作室里的除了张博士还有三男二女五个操作工,其中三人当场死亡,两人严重烧伤,直接送去海医救炲。

据说情况十分危急,能不能救过来很难说。

装置现场还有些伤亡,主要是车间领导和技术人员,唉,这次厂里损失大了……”

刘欣雨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种情况下也难怪张洪亮这边只有个厂办副主任。

“听吕主任的介绍,张洪亮的情况也很难说啊,贵厂可否想过为他请专家进行会诊?虽然我对申城不是很了解,却也听说过申城治疗脑外伤最好的医院并不是人民医院,应该是长正医院吧!”刘欣雨忍了再忍,终于还是没有忍住,把心里的话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

一路上杨主任一直也在考虑是不是该提一提专门会诊的事,又考虑到了一个厂办的副主任应该没什么权利,与他提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不过既然刘欣雨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杨主任自然随棍而上,于是十分认真地与这位副主任提出请专家会诊的事。

见南方厂的厂办副主任面有难色,杨主任加重了语气:“张洪亮是贵厂向我校书面聘请的技术专家,贵厂理应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张洪亮在贵厂工作期间身受重伤,贵厂有义务为其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

希望贵厂正视这个问题,尽快为张洪亮同学联系专家进行会诊,为他提供最好的救治方案,助其恢复健康。”

杨主任虽然只是个大学的系主任,一旦严肃起来,还是相当的气势的。

南方石化厂的厂办副主任虽然很想推脱,张了张嘴到底没将推脱的话说出口。

作为厂办副主任,当然知道张洪亮是以什么身份来南方石化厂的。

这倒让刘欣雨倍感意外,也深感庆幸。

如果张洪亮只是以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的身份来南方石化厂收集科研项目在生产中的应用数据,就算他是因为南方石化厂的意外事故受的伤,南方石化厂可能并不需要承担全部的责任。

现在张洪亮是以专家的身份提供技术支持,那就不同了。

经过了解,南方石化厂的这次事故与张洪亮提供的科研成果没有关系,甚至因为有这个科研成果的支持,才没有造成更大的事故。

张洪亮既然有功于南方石化厂,南方石化厂就不能无视张洪亮的伤情。

作为张洪亮的学校和友人,完全有理由代张洪亮向厂方提出合理的要求。

请专家会诊就是再合理不过的要求了。

作为南方石化厂的接待人员,这位姓林的副主任面对杨主任的义正辞严,始终没有给出下面的回答。

杨主任也不与他多说,进了宾馆当着这位林副主任的面就向总台要了京城的长途。

电话打给化工学院的校长,虽然这会儿还是凌晨四点半,但是电话刚接通对面就接起了电话。

杨主任向校长详细汇报了张洪亮的伤情以及目前的救治情况,当然对目前的救治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校长直接在电话里主任提出尽快请申城的脑外伤专家进行会诊,并表示学校马上派法务人员来申城协同杨主任处理事务,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从京城请专家赶往申城为张洪亮进行会诊。

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南方石化厂的林副主任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请专家会诊这事得赶紧向厂里汇报。

真的等人家的法务人员到了申城才手忙脚乱地安排,那可就太被动了。

要是张洪亮能马上醒过来还好说,要是一时半会醒不过来,或者人直接没了,那么事儿可就大了。

虽然这个时候向厂里提出请专家会诊,有可能会被厂长骂一顿,但是要是他不向厂里汇报,真出了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