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节(2 / 3)

加入书签

,“看他们的字写得怎样。”

诗怡心想也是,古代的印刷技术再先进,也不可能取代手写。

她又想起了自己那书法字……唉,现在她还是小孩,能写出来就会被夸了不起,但再长大可就要被嘲笑了,还是多练练吧。

顾朗:“你要不要先做一遍,测评下试卷难度。”

诗怡立刻摇头,她才不会上当呢。

为了转移阿爹的注意力,她提出了新的设想:“我觉得,可以有一道附加题。”

她懒得写下来,就贴在顾朗耳边,说出了她的想法。

顾朗会心一笑,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

这小家伙,还挺会折腾人。

估计那些皇子公主们,看到试卷上的最后一道题,都会愁得抓耳挠腮吧。

卷子已经出好了,诗怡还在脑补哥哥姐姐们看到题目的崩溃模样,不禁心中暗爽。

咳咳,真不是她对他们有什么意见,她只是想让他们多感悟华夏的好文明,知道什么叫书山有路举步维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划掉)

顾朗提议道:“你要不要给他们多出几道题?不光这次考试能用,入学后的考试也能用。平时还要布置作业,寒暑假也不能放松。”

哇,这么严格,诗怡跃跃欲试,要她答题不行,出题还是很有意思的。

她高兴地应下此事,顾朗又建议,应该做成不同难度的习题集,先通关的有奖励,吊着他们卷生卷死。

乐子人诗怡又同意了,她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又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构想,比如说什么考试成绩要公示、作业要给家长签名、定期召开家长会等等。

顾朗全都微笑着采纳了,还让她回去想一想,出一份具体方案,明天交到他这里。

诗怡:“时间太赶了,我写不完。”

顾朗:“晚上的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啊,你为邺朝创造价值,邺朝不会亏待你的。如果计划完成得好,从下个月起你的月例上涨百分之十。”

诗怡满意了,这邺朝能处,加钱的事都好说。

她回到含象殿后,还一直在构思方案的细节,直到大纲都列好,框架都搭完了,诗怡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不对劲。

她不是去延英殿辞职不干的吗,怎么又给自己揽回来一堆活啊!

资本家的套路,果然防不胜防qaq

要进行分班摸底考试的消息藏得很严实,直到顾朗定下了试卷终稿,派杜志远亲自去盯着印刷,后宫诸位嫔妃和皇子公主们,才知道有这件事。

一时间,杜志远险些被各宫送来的礼物淹没。

杜志远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内侍,顾朗能把他留下来继续用,就证明他不蠢,知道什么钱能收,什么钱打死都不能碰。

他无差别拒绝了所有人的示好和打探,哪怕是二皇子、三皇子身边的人来问,他都是摇头三连,嘴巴闭得很紧,一个字都没往外漏。

宫廷内的印刷房外,甚至有金吾卫来回巡逻,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阵仗搞得这么大,谁都明白皇帝对这场“分班考试”的看重,尤其是在太子之位元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

虽然它名义上只是入学测试,但事关诸位皇子在陛下心中的印象啊!

至于共同参考的几位公主,被很多人默契地当成了陪衬,估计就连公主们本人,都是这样想的。

不止后宫关注,朝臣们也很在意,关于立储的事情总是能挑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既然是考试,那肯定有考官判卷——考官是谁,他的偏向和喜好是很重要的!

等考试细则出来后,大家迫不及待去看,是哪个臣子悄悄被陛下委以重任,结果发现考官是……十一公主?

这不是胡闹吗,她一个三岁小孩,纵是天资聪颖,又能读懂几个字?

哦哦,再往下看才发现,原来十一公主是“荣誉考官”,真正的“评卷考官”是皇帝本人。

众人在心中吐槽,陛下为了给心爱的小女儿抬身份,还真是什么招数都用上了。

算了算了,反正只是个公主,想宠就宠呗。

朝臣觉得无所谓,偏心哪个孩子是皇帝的私事,后宫却像是打翻了调味瓶,没办法不在意。

珠镜殿的陆贵妃,近日火气很大,无意摔碎了好几套瓷器。

究竟是真无意还是假无意,尚宫局并不关心,女官们只派人来传话,添置的物品都要在她的月例中扣除。

贵妃难以置信,尚宫局的人竟敢这么对她!

她想去找皇帝告状,但汤也送了,侍女也派去传话了,顾朗的答覆是朕很忙,没空搭理你,嫔妃的上司是皇后,尚宫局也归她管,有事你去找她。

贤妃关心大公主的婚事,就知道走正常流程;都是妃位,你怎么就不懂事,非得越级上报,这不是让皇后难做吗?

顾朗对专心搞事业的皇后很满意,这是他的好员工,他肯定要维护皇后的面子。

至于贵妃,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