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节(2 / 3)

加入书签

既往地客气恭敬。

明湘一一还礼。

她举步下阶,使者在那里等着她,含笑道:“请郡主登车。”

那辆马车果然不大,明湘眼风往后一扫,只见一队马车的最后方,还停着一辆不同的马车——倒不至于真如侍女所说,囚车一般,只是颜色暗淡。

那辆马车车帘封的紧紧,车中一片寂静。

她没有多看,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收回目光。

而那辆马车中,照影听着车外传来的、隐隐约约的足音,一点点咬紧了唇瓣。

她身体微微前倾,想要往外看一眼,想看看那个堂而皇之窃据了自己身份十九年的女人是什么模样。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抬手,马车内,一左一右两名木头般安静的侍女突然动了,她们一个人将双手搭在了照影肩头,顷刻间照影所有动作被迫僵在原地,而另一个开口了。

她对照影说:“噤声。”

侍女的声音嘶哑,并不好听。她的眼睛很黑,没有太多神采,因此整个人显得很木,就像一个普通的洒扫侍女,然而当这双眼抬起来盯着一个人时,那漆黑而无神的眼睛就会格外令人心惊。

侍女打起车帘,明湘往车厢中一望,顿时一怔,但那怔愣的神情很快就消失了,由侍女扶着上了马车。

车帘落下,明湘环顾四周,突然笑了。

这辆马车外表看上去比永乐郡主日常出行时用的马车小了些,内里却别有洞天。车内摆着柔软的迎枕,雪白厚实的绒毯,马车正中的小桌上摆着全套茶具,甚至还是明湘用惯的雪瓷。

侍女也意识到了马车内的玄机,她拎起绒毯想给明湘盖在腿上,忽然哎呀一声:“这不是凝和殿的……”

明湘低头一看,绒毯旁边的置物格里,静悄悄躺着个花鸟缠枝纹的铜手炉,手炉外包裹着一层半新不旧的锦套,正是明湘冬日里在凝和殿住时用惯了的那个。

侍女捧起手炉,惊疑不定道:“这就是郡主素日用的那个!怎么在马车上呢?”

明湘缄默不语。

除了衡思,还会有谁把它从凝和殿里翻出来放在这里呢?

这时雪醅挑帘登车:“郡主,要出发了。”

她话音刚落,目光在车里一扫,顿时发现了不对劲,征询地望向明湘。

明湘点点头,示意她进来坐下。

雪醅一眼望见侍女手中捧的铜手炉,神情略有些复杂,显然也认出了这个手炉。

忽然的,明湘嗯了一声,是个疑问的语调。

她抬手,拿起了小桌上的一只小小的木匣。

那匣子不大,放在茶具旁,猛一看像个茶盒,仔细看才会发现不对。

明湘打开匣子,怔怔望着匣子里的东西,很轻地叹了口气。

那是一只竹编的小狐狸。

作者有话说:

本文临近结尾的关系,在慢慢收尾,又赶上论文和答辩,所以最近的更新不太定时,在这里再次向大家道歉。

然后因为比较忙碌的关系,从现在到完结前大概还需要请两次假,分别是考试和答辩,一次可能在两到三天。原本预计六月初正文完结,由于请假的关系,应该是在六月十日左右完结。我会努力给这篇文一个完满的收尾,大家有想看的番外也可以在置顶评论中留言,我挑有感觉的写,下本大概率开《江楼月》。

评论区随机发红包,鞠躬。

明湘实际上并不关心

正值冬日, 自嘉州往京城一路北上,越往北便越发寒冷。明湘看似不起眼的马车设有夹层,既能阻挡刺杀, 又使得车内比车外温暖许多, 因此明湘等闲不出马车。

赶路的第三天,明湘第一次见到了照影。

午时,车队在官道之侧一字排开。定国公派来的军士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即使车队停下, 也没有放松警惕,仍然守卫在一旁不曾离开半步。另有侍从开始提出泥炉,生火烧水。

雪醅揭开车帘,一阵冷风吹入,明湘顿时打了个哆嗦。

她呛咳了两声,屏住呼吸, 由雪醅扶着下了马车。

车外太冷, 明湘其实很不情愿下车, 她怕自己吹了风又发起热来。但上午在车中闲极无聊时,明湘不慎打翻了妆匣中的一盒梅花香膏, 那本来是明湘很喜欢的香气,清冷淡雅,幽香暗生, 然而现在车厢内全是浓郁呛人的香气, 不但明湘差点闭过气去,雪醅也受不了了,只能带着侍女下来透气。

守护在明湘车旁的, 还是她带来的鸾仪卫。雪醅与侍女一左一右将她围在中间, 数名鸾仪卫紧紧跟随, 即使在这方寸之地,也护卫左右绝不离开。

两旁的军士侍从纷纷行礼,忽然的,雪醅轻嘶一声,明湘似有所觉,抬眼望去,顿时怔住。

最末尾的那辆马车前,站着一个水蓝衣裳的少女。

那少女五官清美,明湘有刹那间的恍惚,仿佛那少女的轮廓与母妃的画像重叠在一起,还是少女的柳饮冰盈盈而笑,美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